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1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影院_中文字幕第2页_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_韩日成人av_欧美久久一区

當前位置: 首頁 精選范文 專業與課程建設范文

專業與課程建設精選(五篇)

發布時間:2023-10-09 17:41:16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專業與課程建設,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專業與課程建設

篇1

[關鍵詞]職業能力 課程體系 核心課程 實踐課程

[中圖分類號] G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330123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深化課程改革,努力形成就業導向的課程體系。推動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從學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導向,調整課程結構,規范教學。對于中職土建類專業而言,專業課程內容是否與職業標準對接,課程所承載的專業技術是否先進,課程體系是否科學、規范,如何去粗取精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需要教育工作者在課程建設中且行且思,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加強專業課程的建設與實踐,不斷總結與驗收課程建設成效。

一、優化課程教學內容

參照行業中施工員、質檢員、工程測量工等關鍵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調整課程設置,將專業課程教學與職業資格考證制度相結合,建筑測量放線工、制圖員、一級BIM建模師作為職業資格必考項目,造價員、施工員、安全員等作為教學參考,將考證所涉及的知識與技能融合到相應的課程教學中,完善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以考取資格證書為抓手,發展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

校企共同制定與實施人才培養方案,積極探索與推行“教師與工程師(雙師)育人制”教學,如建筑CAD課程教學中引入中望企業的前沿技術與專家力量,在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教學中引入廣聯達算量、鋼筋抽量等技術與專家力量。引入企業元素,拓寬人才培養渠道,使崗位人才培養規模化、制度化,實現學歷教育與企業培訓的對接、畢業與上崗就業的對接。

二、打造優質專業核心課程

圍繞建筑CAD、工程測量、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四個關鍵領域進行優質課程開發,建設以能力培養、任務引領的專業核心課程,形成規范可行的課程教學大綱。使用翻轉課堂與微課、慕課等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創新教學設計,豐富教學資源,以增加課程引力、引領專業發展,并發揮優質課程的示范帶頭作用。

三、發展專業實踐教學課程

所謂實踐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專業技術理論知識進行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學習本專業所需的知識、技能的實際操作活動。職業學校的學生對專業實踐的興趣很高,實踐課的教學效率一般比理論課和文化課的教學效率高,加大實踐教學的課程設計,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程教學具有鮮明的職業教育特征。

首先,建設完善的校內外實訓條件,根據職業能力培養要求積極推進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形成校內外結合、仿真性生產環境與真實生產氛圍相結合的課程實踐教學環境。其次,以能力培養為主線,進行課程實踐教學設計,制定目標,嚴密組織,有序開展課程實踐教學。

四、再開發新技術課程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簡稱BIM)是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等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維模型信息集成技術,是繼“甩圖板”后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又一次技術革命。BIM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技能,有著越來越大的社會需求,正在成為我國就業中的新亮點。為引領中職教育,提高BIM技術在土建類專業中的普及與應用,校企合作再開發核心建模課程,展現BIM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豐富的建筑表現力,有效填補了已有課程體系中BIM技術的空白,為課程結構注入新的職業內涵色彩。

五、構建多元化課程評價體系

有效的課程評價是教學效果的推手,是課程教學目標的“回頭看”,應完善課堂教學管理和質量監控,按照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評價主體和方法多樣化、評價內容多維度、評價環節多重性的多元化課程評價體系,能充分發揮激勵、鑒定、反饋等功能,規范課程教學過程,促進師生教學相長。

總而言之,突破傳統相對固化的課程實施方案,捕捉職業內涵變化的新信息,對接職業資格標準,大膽開發新課程,淘汰舊課程,不斷優化、創新專業課程結構,促成職業標準、崗位規范進入課程內容。學生根據個人興趣特長選擇不同的崗位發展方向,一專多能,有效提升職業能力及其在不同職業崗位之間的轉換能力,增強就業優勢。

[ 參 考 文 獻 ]

[1]山東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建筑業企業關鍵崗位繼續教育培訓教材[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3.

篇2

關鍵詞 動漫設計與制作 課程建設 動漫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 課程建設與改革的總體思路和原則

1.1 總體思路

課程建設與改革是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也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腳點。2003年,學院正式確立了 “改制升本”的發展目標,這意味著最近幾年全院都將處于自身發展最為關鍵的轉型期。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不可失,時不我待。在學院黨委、行政的領導和關懷下,我系緊緊圍繞學院“建校、改制”的總體目標制定了適合系情的專業課程建設規劃。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課程建設與改革的總體思路是:

從人才培養整體目標出發,不但優化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加強課程間邏輯和結構上的聯系與綜合。要精選經典教學內容,不斷充實反映學科及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注意把體現當代科學發展特征的、專業需求特征的課程反映到教學中來,為培養具有高素質的動漫設計和創作人才奠定必要的理論、實務與方法基礎,以達到培養面向未來、走向世界,具有經濟素養、戰略眼光、競爭意識、組織才能的動漫人才的培養目標。

1.2 原則

課程建設確保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完整性、系統性和協調性,加強專業課程和應用技術類課程設計;強化課程體系的適應性和實踐性,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培養學生對就業市場的適應能力;強化課程設置的方向性、多樣性和特色性,注重滿足不同學生和專業方向的多樣化、個性化需要;注重課程設置的創新性和先進性,處理好繼承與創新、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及時反映學科、產業的最新發展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 專業課程建設與改革方案

2.1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扎實的動漫設計理論基礎、較強的動漫設計制作和市場營銷策劃能力,了解數字游戲開發基本流程,可以在游戲開發團隊中承擔游戲客戶端、服務器端、游戲工具、游戲引擎等方面的軟件編碼、調試與測試任務,能從事動漫設計和制作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2.2 課程設置

我系根據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需求構建了“基本素質+職業能力+崗位技能”三位一體的高職課程體系,形成了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的教學內容體系課程設置如下:

職業素質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動畫概論、設計素描、色彩與構成、角色與場景設計。

職業能力課程:圖像編輯創作(Photoshop)、平面圖形設計 (CorelDraw)、材質、燈光與渲染 (3DS Max)、 動畫制作技術(Flash) 、計算機輔助設計(AutoCAD) 、三維動畫制作(3DS Max) 、高級角色動畫(Maya) 、影視特效制作(After Effects) 、劇本與分鏡頭、游戲引擎應用、游戲腳本與編程(ActionScript) 。

職業拓展課程:影視后期合成(Premiere)、網絡圖像制作(Fireworks) 、網頁設計與制作(Dreamweaver) 、多媒體編程技術(Authorware)、現代科學技術導論、計算機專業英語、視覺特效設計(Combustion) 、平面設計與制作(InDesign) 、電腦插畫制作(Painter) 。

2.3 專業課程建設和內容改革

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在經過了三年的探索和實踐后,對專業課程的理論和實踐體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構建了以項目課程為中心,以職業能力為主線,以職業生涯為背景,以崗位要求為依據,以工作情景為支撐,以工作過程為基礎的“項目教學”專業課程體系。

為提高課程建設的質量,我系重點抓好專業課程的建設,尤其是注重教學能力強、效果好、有較強師資的課程的精品化建設,為此創造條件,積極申報校級、市級乃至國家級精品課程,推動專業課程建設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在進行精品課程建設與重點課程建設的同時,我們注重加強對教學大綱的建設。要求專業課程必須每年修訂教學大綱,新開設課程必須同時向學院報送教學大綱備案,并定期檢查教學大綱執行情況。

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必須反映和落實到教材的選用上。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課程必須盡可能采用高等教育 “十一五”規劃教材和“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必須采用五年內出版的新教材,教材適用層次必須與學生學歷層次相適應,必須妥善處理好自編教材與國家級名優教材選用的關系,尤其要處理好教材之間的銜接關系。應指定一定量的教學參考書,參考書應有助于對基本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吸收,并能夠起到對所學知識加以拓寬和加深理解的作用。

我系組織力量,加大課程整改力度,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及教學研究。具體措施包括:以教研室為單位,以課程為對象,完成教師隊伍的組合配置。加強課程教研活動,開展課程研討,解決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問題。開展教學科研,彌補教學研究的不足。具體是要組織教學科研課題的申報、典型教學經驗的總結、為教改項目創造良好條件等。

我們還大力推動教學方式的改革。改革教學中“灌輸式”以及過分偏重教師講授的教學方法,大力倡導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案例分析、多媒體演示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使理論闡述、知識介紹、研討互動得到優化;高度重視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不斷密切教學與科學研究、產業實踐的聯系,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加強與學術界和產業界的互動。

3 專業建設實施的保障措施

篇3

2015年,北京高職院校共有專業點512個,比2014年增加了15個,校均專業布點21.3個,比2014年時平均增加了1.4個。2015年,北京高職院校新增專業點33個,撤消專業點6個,當年招生專業點(含專業方向)共計393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專業3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1個。

財經大類專業布點最多

從專業大類來看,北京高職專業布局集中在財經、電子信息、制造、文化教育、交通運輸五個專業大類。首先,財經大類專業布點最多,在校生人數也最多,達到了1.7萬人,占高職在校生總數的24.4%;其次,是電子信息大類,在校生0.8萬人,占在校生總數的11.6%;再次,是交通運輸大類占在校生總數的10.8%。

專業布局門類齊全和行業覆蓋面較廣

2015年,北京高職院校開設193種專業,其中目錄內專業181種,占全部目錄專業的34%,專業布點覆蓋了除水利外的農林牧漁等18個大類和52個二級類,分別占教育部高職專業目錄中的專業大類總數的95%和專業二級類總數的66.7%。[1]專業所服務行業涉及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等20個行業門類。

財務會計類專業在校生數最多

從專業二級類來看,自動化等14類專業的在校生規模較大。其中,財務會計類專業的在校生最多,達到6,000人以上,占到高職在校生總數的8.6%;其次,是計算機類,達到了5,000人以上,占在校生總數的8.0%。

會計、學前教育、金融與證券專業在校生規模位居前三甲

從具體專業來看,會計等18個專業的在校生規模較大,均達到了1,000人以上。首先,以會計專業在校生規模最大,達到了4,220人,占到了高職在校生總數的近6%;其次,是學前教育專業,在校生也達到了3,039人;再次,是金融與證券專業,在校生達到了2,638人。

高職院校形成了以實踐教學為主體的課程體系

從課程類型來看,A類課程(純理論課程)占高職專業課程的24.7%,B類課程(理論+實踐課程)占55.0%,C類課程(純實踐課程)占20.3%。其中,理實一體化課程占比比2014年提升了4.4%,純理論課程占比比2014年下降了2.3%。

高職院校開課門數實現逐年增長

2015年,北京高職院校共開設課程12,990門,校均開課541門;開課總門數比2012年增加了1,408門,增長了12.2%;校均開課門數實現了逐年增長,比2012年增長了17.7%,年均增長率達6.7%。

精品課程建設成效顯著

篇4

關鍵詞:網絡工程專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計算機網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引言

網絡工程專業知識領域的特點:知識結構涉及計算機科學和數據通信等核心技術,知識更新快,與應用實踐結合緊密。網絡工程專業培養計劃應對工程技術知識和素質教育有嚴格的要求,對人才的培養要注重三個方面:創新思維和分析能力,專業知識學習興趣和方法,工程實踐動手能力。

網絡工程專業屬于信息社會建設和發展急需的專業,專業培養方案和課程內容設置立足讓學生知道做什么,為什么做,怎樣做,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使學生在掌握計算機網絡工程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術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

網絡工程專業課程建設的主導思想是“加強多學科理論基礎教育,突出網絡工程專業特點,注重實踐技能訓練,探索主動學習、興趣培養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2專業課程體系構成及學分設置

網絡工程專業作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專業,一些核心的學科基礎課應有統一的要求,在計算科學理論、技術和應用等知識結構的理解和掌握上與其他計算機類專業有共同的基本要求。

在專業課程設計和建設上只有突出計算機網絡理論知識、計算機網絡技術知識和計算機網絡應用知識的教學,才能形成網絡工程專業特色。還要考慮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文化知識學習有基本的要求。

課內教學和獨立設置的實踐環節,學分要求分別為140學分和20學分。課內教學按課程類別進一步分為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和通識課。課內教學和獨立設置的實踐環節的課程體系構成及學分設置如圖1所示。

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大的選課空間,提高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增大選修課的比重,在課內教學和獨立設置的實踐環節的學分中,選修課的比例占31.5%。

課內教學和獨立設置的實踐環節160學分,加上規定的創新能力2學分和課外教育項目學分11學分,最低畢業學分要求為173學分,專業最低畢業學分構成如圖2所示。

主要課程包括:計算科學導引、程序設計基礎、電路與電子學、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軟件工程、計算機組成原理、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實驗、網絡安全技術、網絡設計與工程、Linux網絡環境、計算機網絡管理、TCP/IP協議分析、IPv6技術、網絡編程、網站開發與維護、網絡仿真和模擬課程設計。

專業知識領域模塊包括:計算機軟件基礎、電路與數字邏輯、計算機體系結構與組織、嵌入式系統、計算機網絡理論、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設計與應用。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怎樣突出網絡工程專業知識的特色,同時也需要考慮網絡工程專業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專業的聯系。在制訂網絡工程專業教學進程計劃時,往往要考慮課程先修關系。由于一些規定的公共基礎課程時數的限制,以及需要滿足對學科基礎課程的要求,對計算機網絡和專業課程的學時安排顯得尤為重要。

3專業課程層次設計

采用三個層次描述網絡工程專業課程知識,自底向上依次為計算機網絡理論、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設計與下層課程知識為上層課程知識的基礎,需要說明的是在某一門課程中可能存在既包括理論知識、又包括技術知識和應用知識的情況,例如專業核心課程“計算機網絡”。三個層次的專業課程設計可以體現網絡工程專業的特色,注重課程之間的聯系和銜接,使知識結構流暢、看起來一目了然、學習起來循序漸進。三個層次的專業課程知識描述如圖3所示。

以“計算機網絡課”程為核心,設計出理論、技術和應用的計算機網絡課程體系知識領域框架,可以很好地使各課程內容前后銜接、連貫相通、循序漸進、易學易懂。

3.1計算機網絡理論課程

計算機網絡理論是專業課程的基礎,開設的課程有:計算機網絡原理、通信原理、TCP/IP協議分析。

計算機網絡原理從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網絡層次、網絡協議、網絡服務、網絡接口和對等層定義和功用出發,描述當前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5個層次的功能、位置和協議數據單元(PDU),涉及可靠數據傳輸(RDT)、網絡協議設計及實現、流量和擁塞控制、網絡尋址、路由選擇協議、網絡互連、局域網絡、無線和移動網絡、網絡管理和網絡安全。

通信原理講述通信基本理論和數據通信基礎知識,涉及到傳輸介質、信道容量、信道復用技術、交換技術、編碼技術、差錯控制技術,這部分知識內容以夠用為原則。通信原理的知識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會多次用到,在計算機網絡中包含“數據通信基礎知識”一章內容,從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層面歸納兩種技術的結合和聯系。

TCP/IP協議是因特網的語言,是計算機網絡事實上的工業標準,講述時結合與開放系統互連(OSI)框架,以及當代5層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進行比較,強調網絡體系結構和協議分層的基本原理。討論因特網和身邊網絡正在使用的各層網絡協議,涉及的網絡協議有:HTTP、SMTP、POP3MIME、DNS、FTP、SNMP、TCP、UDP、IP、ICMP、ARP、RARP、IGMP等。

3.2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

計算機網絡技術涉及網絡實現的技術和方法。開設的課程有:網絡編程、網絡安全技術、網絡管理、IPv6技術等。

采用三個層次描述網絡工程專業課程知識,自底向上依次為計算機網絡理論、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設計與網絡編程課程講述網絡軟件設計技術和方法,重點是理解網絡協議、對等層協議實現、套接字編程、C/S計算模式、B/S計算模式的方法和技術。

網絡安全涉及網絡中的認證和加密技術,涉及對稱密鑰加密機制、公鑰加密機制、安全認證、數字簽名與報文摘要、網絡病毒防治技術、網絡協議安全、防火墻、入侵檢測。

網絡管理涉及網絡管理體系結構;抽象語法標記ASN.1;管理信息庫MIB;網絡管理協議;遠程網絡監控;網絡管理;網絡管理實現技術。

IPv6技術是新一代網絡技術,課程內容涉及IPv4存在的問題;IPv6技術歷程;IPv6協議格式;IPv6與IPv4的主要差異;IPv6地址技術;IPv6路由技術;IPv6安全技術;IPv6過渡方法;移動IPv6。

3.3計算機網絡設計及應用課程

這部分課程的選擇和講述主要是圍繞當前網絡的主要應用展開。涉及的課程有:網絡設計與工程、Linux網絡環境、網站開發與維護、網絡仿真與模擬、網絡工具應用等。

結合因特網和身邊的網絡介紹和描述網絡應用課程,讓學生知道學的理論和技術用在哪里、如何應用、怎樣用好。

這部分課程內容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和代表性。強調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通過網絡軟件實踐,以及組網技術訓練,加深對計算機網絡理論知識的理解,并在網絡組網、維護和管理中對所學的計算機網絡理論和技術知識進行檢驗。從應用的層面使學生明白學到的知識用在哪里、在哪里,將來怎樣用的更好。學生學的懂、又會用,增加了學習專業課程的興趣。

3.4計算機網絡課程的設置

計算機網絡課程是網絡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一門課程,該課程在學科基礎課的知識架構上,為網絡工程專業課提供基礎和支撐,考慮到計算機網絡知識更新的加快和內容的增多,把計算機網絡課程設置為理論課,重點講深、講透計算機網絡理論知識和技術基礎知識,增加數據通信基礎知識、無線網絡、對等(P2P)網絡、網絡管理和網絡安全的基礎知識,為后續課程開設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最初是將計算機網絡課程的開課時間放在第五學期,問題是學生反映接觸到計算機網絡理論知識較晚,也影響到后續網絡專業課程的開設時間。經過取舍,最后這門課程的開課時間放在第四學期,與該課程的先修課程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組成原理在第四學期同時開課,使得后續的網絡專業課程可以提前開始,使學生盡早開始網絡專業課程的學習。

4專業實踐課程的設置及開課學期

網絡工程專業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對幾門重要的網絡工程專業基礎課,均分別設置至少兩周的課程設計和課內實驗。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大一程序設計基礎等學科基礎課程的實驗基礎上,專業實踐課程內容從大二開始設置,目的是使專業實踐早接觸、不間斷、相互聯系和支撐。網絡工程專業主要的實踐環節課程如表1所示。

從這些課程的屬性中可以看出,有理論與實驗的結合,有單獨實踐環節,目的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讓專業學生早接觸實際工程應用,體現網絡工程專業的工程背景和特色。

5注重理論、技術和應用融合的課程教學方法

專業課程體系框架設計立足讓學生通過身邊和所用的網絡,類比人類社會中的通信活動學習網絡知識。結合專業培養方案,設計優化的專業課程體系中各課程的教學大綱。針對專業的特點,以及學生對學習專業知識的需求,把專業知識理論、技術和應用融合到每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中。注重和體現“理論、技術與應用知識相融合”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和網絡協議理論的闡述,說明計算機網絡涉及到的各種技術(例如交換、復用、協議分析、尋址、路由等技術),結合因特網應用(例如域名系統、Web應用、電子郵件、局域網等應用),使學生容易理解網絡的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組建網絡需要的技術、明白怎樣使用網絡的方法。

網絡工程專業是一個軟、硬結合,面向工程和應用的計算機類專業。要求學生較系統地掌握網絡工程專業所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等相關專業必要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網絡工程實踐動手能力;掌握網絡設計、規劃、組網、編程和管理的技術,以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綜合開發、應用的方法。

通過計算機網絡課程體系課程的學習,在學生掌握和具備了扎實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基礎上,鼓勵網絡工程專業的同學積極參與國際上認可的思科網絡認證考試和網絡工程師認證等考試,使學生較早了解實際工作要求和社會需求,檢驗自己專業知識學習的水平,找到差距,制定新的學習目標。

網絡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涉及的知識面廣、內容多。與其他專業的課程相比較,網絡工程專業課程中,往往在一門課程中就會涉及多種學科的知識內容,學生在學習時感到教學內容比較雜、比較散,由于教學時數的限制,在一門課程中又不能對涉及的各學科知識有過多介紹,一般時數夠用為止,這會對學生較好地理解、融合相關的學科知識帶來影響。

在課程教學中采用“理論、技術與應用知識相融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明了各學科知識的來龍去脈、之間的聯系,會激發學生學習專業所涉及學科知識的興趣,通過閱讀相關學科知識文獻,通過身邊的應用學習技術,并上升到理論,進一步理清楚各課程之間的脈絡關系。結合專業實踐課程,明白怎樣應用專業知識,對技術和理論課程知識更深一步驗證和理解,在實驗中培養動手能力,學會查閱文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經過對專業課程系統的學習,掌握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讀書方法。

6專業建設和教學計劃實施的分析和討論

網絡工程專業的培養的目標:培養掌握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理論與技術知識,掌握網絡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實現方法,能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去分析和解決計算機網絡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問題的創新型網絡技術人才。

網絡工程專業的學生應具備在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網絡協議和網絡技術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與開發工作的扎實基礎。可以在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政府機構從事計算機網絡的規劃、設計、組網、應用和管理,以及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網絡協議和網絡技術的科學研究與開發工作。

經過幾年專業培養計劃研究與探討,感到把網絡工程專業辦出特色、辦出水平,是長期的、需要團隊協作的工作,專業課程建設工作任重道遠。專業課程建設需要跟蹤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優化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的設置。設計出與計算機網絡工程技術發展相適應的專業培養計劃,有與培養計劃配套的課程體系與教材,重點建設一至兩門精品示范課程。同時積極采用網絡化教學、案例化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的培養是第一位的,采取進校后對學生進行專業學習教育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是什么、學習哪些知識內容、課程有哪些,將來畢業以后可以從事哪些工作,目的是讓學生學的明白、知道怎樣學、對所學習專業有興趣。從培養專業學習興趣出發,讓學生熟悉設計、組建、管理和應用計算機網絡的全部過程,以及所要學習主要專業課程,需要閱讀的相關學科的書籍。

實施專業年級班主任和指導教師制度。實現對學生專業學習的及時幫助和指導。為幫助學生在制訂專業培養計劃時,給出了網絡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選課示例,供學生參考。學生可結合自身興趣,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制定個性化的選課方案。

中國高等教育從2002年起開設網絡工程專業,到2007年,開設網絡工程專業的高校(含獨立學院)已經有207所,各高校在網絡工程專業培養計劃、專業課程建設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有意義的探索,由于側重不同,在課程設置、培養計劃實施等方面存在不少差異。目前,需要加大力度建設、積累和擁有先進、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專業實驗教學環境。在專業教學研究基礎上,出版學術著作和編寫配套實驗指導書,設計和編寫符合我國高等教學實際情況和社會需要的網絡工程專業課程系列教材。同時,加強各高校網絡工程專業在專業培養計劃研究、專業課程建設方面的學習和交流,并盡早成立網絡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協調和引導網絡工程本科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加快網絡工程本科專業建設步伐,為信息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網絡工程技術、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2002研究組. 中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教程2002[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10-25.

[2] 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 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專業規范(試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5-143.

[3] 王相林. 計算機網絡[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72-25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urse Building for 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 Discipline

WANG Xiang-lin

(College of Computer,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篇5

【關鍵詞】服裝設計 創新 課程建設

歷年來畢業生數量增幅都比較大,但社會整體就業崗位并沒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因此,就業就是大學畢業生邁出校門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如果是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專業,那么擇業問題就更加的明顯,我們學生的優勢在哪里?這也是老師們所要面對的不變課題。現在是知識大爆炸,電子經濟化的時代,每一位學生都或多或少在不同領域存在著競爭,說道這里究竟是在競爭什么呢?歸根結底就是知識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特別是創新人才的競爭。

一、服裝設計專業課程建設的實踐

1、課程建設中應加入創新思維培養的內容

學生在踏入校門之前已經有了自己對本專業的一些認識,但還不是十分的明確,在創新的思維方面有部分學生已經有具備了一些創新品質,例如對新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對知識渴望對學習主動等等,可還有一部分學生并不具備這樣的創新品質,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大環境的感染等,幫助學生去建立自己的創新意識。有了良好的創新意識才能更好的去學習本專業課程,服裝設計專業是需要非常強的創新意識的,

首先就是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坦伯格發現,個性中的興趣和動機是促使人們從事創造性活動的驅動力。人的一切認知都是從好奇開始的,好奇心也是我們學習世界認知世界最主要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第一步。

其次就是學習方式的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都已經養成了機械性的學習方式,對于自主的學習是陌生的,然后我們的社會發展是迅速的是瞬息萬變的,新的思想,新的產品或是新的商機都是層出不窮的,學生如何可以跟上這樣的腳步?只靠書本的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真正的學習應該是脫離書本走到實踐中,主動的去學習新事物。這樣才可以跟上飛快的時代步伐。

第三就是勤奮務實,教會學生懂得在創業上僅有創新的思想和拼搏的勇氣是遠遠不夠的,在此基礎上,還要踏踏實實的一步一個腳印,不要急于求成,要有勤奮務實的態度。

第四是敢于競爭,競爭這個詞在現代社會中已經不是什么新鮮詞語了,各行各業都在競爭中成長,要敢于直面競爭而不是退縮,想要創新創業就要有不怕摔倒的精神,只有失敗才知道問題出來哪里,才會更好的發展。

第五是鍥而不舍的精神,踏出校門就要面對社會當中林林種種的問題,在面對困難時選擇哪一種心態面對是有不一樣的結局的。在創業中不會永遠順豐水順水,是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失敗。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是很難走下去的,因此頑強的意志力,不怕艱難困苦的精神是創業中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

當然我們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前提下還要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是引導學生在將來的創業路上走得直走得穩的先決條件。

2、為學生開設專業周邊相關課程

普遍服裝設計專業課程比較落后,課程陳舊。比較刻板創新性不足,都是為提高制衣技術的課程,這樣的學生在制作方面是非常優秀的但在設計方面就會差人意。我們培養的學生是在設計和制作上都在一條平行線上。因此,在課程建設上加入了服裝設計專業周邊課程,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專業敏銳度,開拓視野增強創新能力。

二、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綠色平臺

1、鼓勵學生參加院內外各項創新創業競技大賽,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創新性競賽是高校開展創新教育的一個重點,同時的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意的有效方式,在創新實踐中找到樂趣。在創新實踐中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不但可以讓學生在創新創業競技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同時也可以在創新創業的競爭中激發學生的斗志。在競賽過程中推動學生參與科研活動,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情趣,增強青年學生的創業主動性。

2、社會實踐任務,喚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每個暑期、寒假都要安排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可以早早接觸社會,讓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理論知識盡快可以和實踐聯系起來。在社會實踐中可以不斷的激發青年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引導學生以 “學業、就業、創業、事業”為前提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3、勤工儉學,自食其力為主題提升在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動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 黄色一级视 | a在线免费观看 | 毛片a片 | 玖玖色资源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 | 色在线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福利 | 蜜桃一区二区 | 91爱啪啪 | 欧美性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视频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欧美亚洲另类丝袜综合网动图 | 久久精品影视 | 婷婷丁香激情网 | 91传媒在线播放 | 狠狠综合| 欧美日韩一区精品 |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看 | 欧美韩日| 中文在线一区 | 久久91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免费一区 |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在线观看 | 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色图p | 91在线免费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片 | 色135综合网 | 国产日韩亚洲欧美 |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麻豆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