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01 15:38:08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影視美術設計培訓,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一、影視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
由于受影視巨額投資、傳播方式和長度等因素的影響,對于創作人員來說,影視的各個環節的要求都非常高,因此,我國影視學院實行的是典型的精英教育。近些年來,在擴招規模上,和其他學院相比,影視學院每年招收的學生較多。大多數影視學院是以學生小班上課為主,教學內容是一種以經驗為基礎的風格化教學,教師大都有比較豐富的創作經驗。因此,影視專業不只是精英教育,還是專才教育。如:美術系出來一定是一名美術設計師,錄音系出來的一定是一名合格的錄音師。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藝術專業教學的開展時間還比較有限,無法具備精英教育和專才教育的條件。同時,影視專業的特點決定了對學生影視技能素質要求不像電影制作那樣高,因此,影視院校要面向對影視技能要求相對較低的行業,結合自身特點,走大眾教育和通才教育的路子,培養學生影視創作的基本能力。
二、影視專業課程內容設置
學習影視創作最基礎的課程就是《視聽語言》,而《視聽語言》是介紹各種視聽元素的課程。和學生寫文章一樣,首先要認識字、詞,因此,學習視音頻創造首先要認識各種視聽元素,在此基礎上,還要開設三個基本內容的核心課程,即視音頻構思、拍攝、剪輯,這是影視教育必須開設的基礎課程。如:北京印刷學院開設的《DV攝影》和《視音頻采編技術與應用》就是這類課程。同時,要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專業方向設計相關的應用課程。首先,各個學校要注重藝術與傳媒、數字技術的融合,突出藝術與科技結合,順應影視創作的發展潮流,堅持專業特色,培養出影視專業的優秀人才。如:北京印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多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的影視相關課程教學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特色。其影視相關課程從設計之初,就堅持新媒體的特色。并且與電影學院主要講授的傳統媒介創作不同,在講授視音頻的采集、編輯技能的時候,使用的是DV機、相關軟件和個人電腦。這些新媒體自動化程度高,與傳統的影視設備相比擁有極高的性價比,學生容易上手。不但順應了影視創作的發展潮流,體現了專業特點,還節省了大量的教學投入。其次,電影學院創作教學注重創作思維的培養、創作技能的傳授,如:在講授攝影課的時候,不但要教授場面調度和構圖等攝影思維,同時還教授攝影機和燈光等操作知識。而事實上,現在很多設計培訓機構也比較重視設計思維的培養。
三、課程的實施
(一)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突出專業技能訓練
在課堂教學中,要學習和探索適合影視教育的教學方法,結合“基于工作過程式”的教學方法,繼續深入研究“任務驅動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的作用,強化影視專業技能訓練。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教學主體從“教”轉移到“學”,充分調動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將“知識傳授”與“專業能力培養”有機結合。并且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設微課教學,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崗位能力,開設網絡教學平臺,形成靈活多樣的教學資源。
(二)建立教師掛職鍛煉機制,提升專業教師教學能力
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學生,要不斷更新教師的知識觀念,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提高,建立教師掛職鍛煉機制,不斷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同時,為了促進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要鼓勵教師專注專業教學,建立熱點教學課題的研發機制,探索教學改革的方法和路徑;另外,為了提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教師的專業技能,學校投資創辦學生對外工作室,使教師走向專業崗位,參與洽談項目、產品的設計制作等整個業務流程,使教師熟悉相關崗位的工作流程。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能力都有更大的提高,在教學中可以有的放矢。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工藝美術;人才培養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非常快,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例如,美術作品缺乏創意、復制現象嚴重等,都阻礙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美術創新需要美術人才來支撐,如何培養美術人才,提高美術人才的專業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通過建立特色化教學,提高教育水平,設置專業課程,能夠促進高校對美術人才的培養,將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更好,傳承我國的工藝美術。
1 文化創意產業及其特點
文化創意產業指的是在我國的經濟發展的背景下,以創新為主要競爭力的產業。文化創意產業主要包括動漫產業、傳媒產業、工業與設計產業、影視廣播產業、廣告裝潢產業等方面。霍金斯教授在其著作《創意經濟》中曾提到,文化創意產業一旦形成一定的規模,必將創造出非常高的價值,且發展前景非常好。由此可見,文化創意產業可以作為經濟發展中一個新的增長點,創造出更高的價值。同時,這一產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也非常高。
文化創意產業對社會的作用是巨大的,帶動了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滿足了人們的文化需求,創造了更加和諧的社會環境。同時,文化創意產業也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并且文化創意產業也促進了我國藝術行業的發展,挖掘了美術創意人才的潛力,培養了美術人才的創新能力,發揮了美術人才的最大價值。
2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與美術人才教育現狀
在我國美術人才教育中,美術教育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多方面:理論性、實踐性同時具備。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藝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從原來的單一性人才向高質量人才轉變。
首先,我國美術人才培養的目標并不明確。我國高校美術教育并沒有依據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設定專業課程,多數高校都只是教授理論知識,學生的實踐能力不高,創新意識比較缺乏。其次,高校專業課程結構不合理。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美術專業課程的設置存在很多的問題,學生所學的知識過于雜亂,沒有系統性,學生的知識結構混亂,對于美術作品也只是表面的了解,對于其功能性、設計性和藝術價值毫無概念,學生不具備獨立設計的能力。最后,學生評價方法單一。高校中對于學生的評價主要來源于老師,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略。教師只負責教授知識,對于學生卻一點都不了解。課程設置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難以培養。
3 文化創意產業對美術人才的需求
3.1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需要美術人才的支撐
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讓文化創意產業對于美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創新能力受到非常大的考驗。只有具備非常高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具備非常高的專業素質和文化修養,才能夠很好地適應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高產業水平。創意產業對于人才的需求不同于其他產業,美術人才的基本能力是創新能力,這對于文化創意產業非常重要。創意產業的人才服務意識比較高,能夠不斷地進行創新,并且對本行業有著非常深入的了解。有這樣的創意人才作為支撐,才能夠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就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來看,文化創意產業急需綜合性人才,既要了解創意產業的發展模式,又要懂得商業運作,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創作,符合市場需求,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3.2 培養美術人才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現今是信息技術和知識文化的新時代,知識社會的重要構成就是創新。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需要知識、能力、素質為一體的綜合性創新美術人才。創意產業就是將創意出來的藝術品通過加工推廣到市場中去,如果創意產業沒有創意,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創意產業中,人才是創意的靈魂,理念是人才的核心。在文化需求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創意是產業中最為需要的亮點,擁有創意型人才為創意產業提供保障,滿足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求。
4 文化創意產業下的美術人才培養建議
4.1 改善教育觀念,確定培養方向
美術是一項具有個性化、特色化的藝術類別。美術類學生步入社會之后多以從事創意產業為就業主流。文化創意工作要求從事者必須要根據市場狀況、客戶需求為出發點來進行。這就要求美術教育上必須與市場接軌,改變傳統美術教育中強調自我感覺和張揚個性的教育方式,引導美術學生研究消費群體的審美觀和需求心理,將美術技能同市場需求相結合,使創意作品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產生共鳴。
4.2 優化教學內容和體系
通過構建新的教學體系改善教學內容為文化創意產業下的美術人才培養提供基礎依據。首先,對課程的結構進行重新調整,根據整個課程內容知識來歸納總結,進而對整個教學體系進行優化和整合,使之符合現今人才教育需求。教學內容作為貫穿整個知識鏈中的主要載體,優化過程中一定要符合科學、合理的教育目標。良好的課程體系是教學的重要支撐,通過將課程教學優化整合,為人品培養提供有力的支撐。
4.3 構建實踐培養工作室
對于現今美術人才教育的培養中,工作室已經成為培養學生的新型教學模式。在工作室中以社會實踐崗位職業要求來進行針對性培養,讓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設計能力。對于低年級的美術生,可以先進行理論教育鞏固美術基礎。高一屆的可以進行簡單的模式設計培訓,將要踏入社會的年級美術生可以根據學生所想發展的方向進行靈活教學。工作室在培養方向和風格特點上一定要有明確的劃分,這樣讓學生才能明確的、有目標的進行學習和鍛煉。同時可以通過與校外實習基地結合,以校企合作模式擴展學生實踐培訓空間,滿足美術教學中實踐訓練的需要。
5 總結
當前文化創意產業為我國的教育模式帶來一次新的改革,我們應將從設計技能、思維創新以及實踐能力等多方面來對美術人才進行全面培養。將培養創新型和能力型人才目標作為文化創意產業下的美術人才培養主要方向,注重發掘具有個性化的文化特色,讓我國美術教育走出中國特色化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 周斌.文化創意產業視野下的藝術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思考[J].裝飾,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