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12 17:41:21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紡織紗市場分析,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
摘 要:本文利用長沙市房產局的數據對長沙市商品房空置率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結果顯示,對于商品房空置率來說,它只能從一定意義上體現房地產市場的供需情況,我們并不能僅靠空置率就看出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與否,空置問題是房地產市場動態的不均衡反映結果,它只是測試房地產發展是否健康的標志性指標之一.
關鍵詞 :商品房;空置率;抽樣調查
中圖分類號:F29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8-0132-02
基金項目:1.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2010YBA038),湖南省校級課題(K201110);2.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2010YBB048)
空置率的統計基本上已經成了羅生門,有人說高,有人說低,有人說不知道,因為沒有數據,比如國家統計局就表示這很難統計.但新華社的評論就明確提到,2003年,有關部門表示要改進房屋空置率的統計方法,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空置率的統計體系,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只是把空置率改成了待售面積.
據《人民日報》報道,杭州市中心的兩個大樓盤,當地居民找電力公司查這個樓的電表,結果有20%左右的電表不動,或者水表不動.這樣一算,可能空置率是20%.還有媒體晚上去數燈,計算“黑燈率”.這種笨辦法、土辦法肯定會遭到統計部門和開發商的嘲笑,因為確實是不專業、不理性.現在《華爾街日報》建議,中國在進行人口普查的時候,可以考慮把房子和人一起進行普查,然后看看整個的房屋市場到底有多少.
1 長沙商品房空置現狀
長沙樓盤空置率較之不少城市的“觸目驚心”尚屬正常范圍,但存在明顯的區域特征:交通和配套較好的社區,入住率良好,基本在80%以上,而河西、金星大道、省府南等近幾年才開發起來的地段,盡管不少已經交房一兩年,空置率卻極其高,夜晚僅可見零星的幾盞燈在黑幕下閃耀.
住房空置問題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據調查,當前住房空置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合理空置”,指新建樓盤為應對市場需求而保留的一定的庫存儲備;二是“轉移支付性空置”,為結婚、上學、養老等將來需求提前購買的房屋,在一段時間內處于無人居住狀況;三是“投資投機性空置”.
調查結果顯示,2014年長沙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空置率為44.16%,其中待售率為7.00%,未收房率為10.01%,收房未入住率為27.15%.從各行政區看,望城區住宅空置率最高,為62.93%;雨花區住宅空置率最低,為32.51%[2].
從各因素對住宅空置率的影響來看,區位因素對住宅空置率的影響,基本滿足離中心城區越遠住宅空置率越高的規律;交房年限對住宅空置率的影響,基本滿房年限越長住宅空置率越低的規律;成交均價與住宅空置率之間的關系,實際是價格背后隱含的諸多因素綜合作用在住宅空置率上的結果;套均面積與住宅空置率整體呈現中小戶型空置率偏低,大戶型空置率高的特點;物業企業資質等級與住宅空置率之間不存在一一對應規律,主要是因為高級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的小區規模均較大,其中不乏高品質住宅小區,偏高的銷售均價或租金有可能導致小區部分住宅暫時空置.
2 空置率高的影響因素
1、開發商的投機活動膨脹[3].房地產作為一個先導性產業,一定程度的超經濟發展是很正常的,但目前我國房地產卻出現了過熱的勢頭,其主要原因就是投機活動的介入.房地產本身的特點導致了房地產投機行為的產生.土地作為一種自然資源是不可再生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可供開發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少.經濟學的常識告訴我們,當某種商品存在市場短缺時,該市場就存在獲取暴利的基礎.正是由于日益上漲的投機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空置商品住宅的存在.因為投機活動在哄抬房價后,并沒有成為最終的消費者,它不但沒有消化空置商品住宅量,而且待房價高到一定程度時投機者要“吐出”其投資性購買的住房,從而會導致更嚴重的商品住宅積壓.例如:近年來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溫州購房團”就是當今房地產投機的典型,這樣資金量龐大的投機團隊所到之處無不引起房價暴漲.加上某些媒體在投機活動中實際起到了中介作用(表面上看這些媒體標榜只是賺一些廣告費,但實際上他們在投機活動中得到了比廣告費更高的受益),房地產投機活動在全國蔓延,最明顯的事實就是“溫州購房團”涉足了全國很多城市的房地產投資.而當投機商從某城市撤資時,當地商品住宅的空置面積也跟著不斷上升.雖然現在國家有關部門和部分地方政府已制定了諸如“禁炒令”之類的法規限制投機炒房,金融部門也提高了向房地產行業提供信貸的門檻,但投機炒房到目前為止還未杜絕,在有些地方還很嚴重.
2、商品房價格瘋漲,超過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引致商品房市場有效需求不足.根據經濟學原理,當商品價格較低時,有較多的消費者愿意購買;而在價格較高時,只有較少的消費者愿意購買.同理,在商品房市場中,當房價很高或其增幅比消費者的收人增幅要大的多的時候,就會大大超過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從而減少購房需求,導致商品房空置面積增加.以北京為例:2005年1月—9月,全市商品期房買賣平均價格為7372元/平方米,同比上漲了1460元俘方米,漲幅為24.7%.其中,商品住宅期房買賣價格為6758元/平方米,同比上漲了1177元坪方米,漲幅為21.1%.同期,全市商品房買賣成交21萬套,面積2604.6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13.2%、8.7%.商品房價格上揚,但消費者的購買力并沒有以同樣的幅度和速度上揚.于是,過高的商品房價格和偏低的居民收入就抑制了城鎮居民對商品房的有效需求,從而造成大量商品房空置.
3、超額利潤吸引,部分開發商“捂盤惜售”.由于房價的持續快速增長,許多開發商在房價持續走高時,暫停銷售手中樓盤,等到房價漲到更高時再出售,從而獲取超額利潤.這種人為的因素導致商品房的空置率居高不下,甚至節節攀升.
4、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品牌樓盤原因不盡相同.如河西大學城遠郊,以高檔住宅和別墅居多,定位為周末房,度假房,自然入住率不高.此外,也與長沙的城市布局有關:長沙是個典型的集中型分布城市,外延交通不發達,客觀上導致了四周區域空置率較高.
3 空置率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毫無疑問,住宅空置率是反映住宅市場運行健康程度非常關鍵的一個指標[1],具體而言,其至少有三大作用:
1、引導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和資金的合理投入.住宅空置率可幫助估測住宅市場供求關系,也能反映泡沫程度如何.一些開發商或投機客通過大肆囤房,人為抬高房價,造成市場虛假的需求信號,誤導消費者,也誤導機構投資者,造成資金過度流入房地產業,整體經濟結構也受到扭曲,但長期看供求關系終要恢復均衡,那時價格一旦逆轉,住宅市場后果不堪設想,甚至會危害到整體經濟的安全.為此,真實可信、細分到區域的空置率數據,對房地產資金投入方向有風向標作用,及時這方面數據,可以避免房地產資金投入到不該有的領域和區域,防范造成房地產市場出現危局.從這個角度來說,住宅空置率數據,是實現政府房地產精確調控的重要前提之一.
2、直接體現寶貴的住宅及相關資源有沒有被有效利用.房屋投資巨大,不合理閑置的房屋意味著巨額投資沒有及時產生應有的經濟效益,屬于嚴重的低效率投資.此外,空置的房屋還會加速折舊,造成雙重損耗.尤其房屋空置首先意味著土地閑置,而土地又是稀缺和不可再生的,特別在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下,這是應力圖避免的浪費.房屋空置還意味著,與房屋聯系在一起的公共資源,從水電煤到公交教育消防警力等,也都沒有達到規劃的利用效率.現在熱衷“造城”者眾,地方政府與開發商合作熱情很高,但近期媒體爆出天津、鄂爾多斯等地有巨大的無人居住的空城、死城,浪費驚人,觸目驚心.
3、從一個側面反映社會財富分配的公平程度.住宅資產已經成為我國居民家庭資產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尤其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和房價快速上升,住宅資產增值速度加快,在居民總資產比重越來越大,且不均等程度迅速擴大,導致財產分布差距擴大已經大幅度超過了收入分布.在相當多普通家庭住房質量低下,住房條件長期沒有改善的時候,極少數人擁有大量房產,會通過“馬太效應”加大社會貧富差距.尤其這些房產如果還處于閑置狀態,更加會刺激普通老百姓的心理,造成更強烈的社會對立.
4 對高空置率的幾點建議
商品房高空置率已經是事實,且空置率的高低對整個經濟市場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對于空置的商品房,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改善空置商品房比較集中地區的周邊環境及交通,生活配套設施,采取各種優惠政策吸引消費者購買;
2、可借鑒上海的做法,將部分空置住宅轉變為經濟適用房,給開發商一定的補償,以降低成本,同時給購房者一定的優惠措施,刺激消費,盤活資產,為今后的發展留有后勁[4];
3、可進一步拓寬租賃和轉讓市場的消費方式,允許居民通過先租后買,房屋置換改善居住條件,對于公房上市有償轉讓,適當減免契稅、交易管理費,土地有償使用金等措施,為流通創造條件;
4、調整金融信貸方式,由原來主要向房地產商提供信貸,轉為向消費者提供信貸,完善個人購房抵押貸款;
5、進一步加強管理,依法治“市”,維護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經濟秩序,逐步減少直至消滅地下交易,促進二級市場健康發展,產生新的需求,并以此帶動一級市場的繁榮,消化部分積壓商品房.
6、建立合理的房地產價格體系內容.主要包括兩個部分房地產的比價體系及房地產的差價體系.前者指各種商品房價格的比例關系以及與國民經濟其他部門形成的價格比例關系.后者指房地產在一級市場及二級市場上形成的價差.具有同等功能的房產在不同地段上的價差.及由于供需關系的變化而形成的價差等.
大量房屋在空置是個事實,而糾纏數據到底是多少并沒有太大實際意義.長沙的空置房多在新區樓盤,一般都是由于超市、學校、醫院、交通等配套設施的不健全導致.因此,與其糾結于數據,不如落到實處,完善交通和市政配套,讓長沙中心以外區域的居住條件成熟起來.相信隨著軌道交通的建設以及政府的政策干預,長沙的商品房空置情況有望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俞明軒.房地產評估[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關鍵詞:大面積廠房;耐磨地面;施工;裂縫控制
中圖分類號: TV543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下文結合具體工程實例分析:該廠房占地面積229畝,其中主廠房為聯合生產廠房,其余配套有調試大棚、整機及配件庫、4S店、油化庫、廢料間均為單層輕型鋼結構,車間建筑面積約為5.2萬m2,其中最大的一個車間耐磨地面的施工面積達 3.1萬m2,車間地面全部設計為金剛砂耐磨地面,色調為灰色。為控制大面積出現裂縫,現場經過制定相應的技術措施控制住地面裂縫產生。
一、耐磨地面的基層要求
(1)壓實地基。使用碾壓機壓實地基。
(2)設置模板。模板應平整、堅固,按地面設計標高設置鋼模板。模板寬度以6m為宜,用水平儀隨時檢測模板標高,對偏差處使用楔形木方調整。
(3)綁扎鋼筋。對有鋼筋的地面,應按設計規范設置鋼筋,鋼筋下面放置墊塊。
(4)安置預埋件。對有預埋件的地面,應按圖紙要求安置預埋件,位置要求準確,要經過驗收。
二、耐磨地面下層混凝土施工
(1)采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各項指標都符合要求的水泥。砂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碎石粒徑控制在20-40mm之間,含泥量不應大于2%,盡可能采用小的水灰比。
(2)現場混凝土攪拌時間必須達到2min。
(3)現場攪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20-40mm之間,商品混凝土控制在120-140mm之間。
(4)混凝土澆筑應實施分倉按序作業,盡可能一次性澆筑至設計標高。
(5)混凝土先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密實,再用平板振動器進行振搗,使其表面密實,均勻出現漿液。振搗后,用水平儀檢測模板水平情況,對偏差部位進行調整。
(6)使用較重的鋼制長輥(輥應寬于模板0.5m以上)多次反復滾壓地面,做出地面水平,滾壓地面時,應除盡鋼模上雜物。在無法使用鋼輥作業的部位,應采用鋁合金刮尺刮出地面水平,地面的水平標高應由水平儀檢測確認。地面壓平后,再使用橡膠管至少2次去除多余泌水。
三、耐磨面層施工
(1)耐磨材料施工是在混凝土地面做出水平且去除泌水后開始進行。耐磨材料施工的前、中期作業階段應穿著專用鋁質網紋靴進入。后期作業階段應穿著防水紙質鞋進入,耐磨材料層由專業人員操作專門的機械饅作業完成,其要點如下:使用加裝圓盤的機械饅均勻地將混凝土表面的浮漿層破壞掉;將規定用量的2/3耐磨材料均勻撒布在初凝階段的混凝土表面,完成第1次撒布作業,待耐磨材料吸收一定水分后,進行機械饅作業而后待耐磨材料硬化至一定階段進行第2次材料撒布作業(1/3材料);待耐磨材料吸收水分后,再進行至少2次機械饅作業,應縱橫向交錯進行;④視混凝土的硬化情況,進行至少3次未加裝圓盤的機械饅作業,機械饅的運轉速度和角度的變化應視混凝土地面的硬化情況作調整;⑤最終使用機械饅和手工鐵板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表面磨光。
(2)耐磨地面完成后5-6h,在其表面涂刷養護劑進行養護,養護時間為7d以上。拆模作業可在耐磨地面完成后第2天進行,地面伸縮縫的切割可在耐磨地面完成后第3天進行。
四、質量標準
(1)混凝土的原材料、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也應符合設計要求。
(2)耐磨面層主要技術指標:耐磨硬度(1000轉)≤0.28g/cm2;抗壓強度R28≥80N/mm2;抗折強度R28≥8N/mm2。
(3)地面無起殼及明顯裂紋。
(4)平整度,2m托尺間不大于3mm。
五、耐磨地面裂縫的具體控制措施
1.地面基層回填土
在廠房開始進行大面積金剛砂耐磨地面施工前,必須將基層回填土區域碾壓密實,機械振動碾壓不到的位置用蛙式打夯機人工夯實,不留任何死角,必要時取樣復試,控制回填土的密實度達到0.94以上。這道工序盡量提前及早進行,過程中也能夠檢查到回填土質量,在鋪設地面墊層前必須再碾壓一次。
2.地面墊層
本工程設計地面墊層為150mm 厚40-60mm粒徑碎石、300mm厚3:7灰土,碎石鋪設整平后,采用12T振動壓路機壓實;灰土回填時首先做試驗段,確定鋪設厚度,采用平地機和壓路機進行鋪設和分層碾壓密實,機械振動碾壓不到的位置用蛙式打夯機人工夯實,不留任何死角,碾壓完成后即時灑水養護。
3.混凝土水化熱及配合比
廠房地面施工中,曾出現過混凝土面層已經開始凝固,但底層混凝土完全沒有凝固的情況,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耐磨地面施工的情況。此外,混凝土配合比不合格或者砂石含泥量較大時,極易產生不規則裂縫。為降低混凝土溫度應力,最好的辦法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因此必須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試配工作。水泥選用低水化熱的粉煤灰硅酸鹽水泥,以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細骨料宜選用Ⅱ區中砂,可以減少水及水泥的用量;粗骨料宜選用粒徑5-20連續級砂石,可以減少混凝土收縮變形;同時,砂石的含泥量應控制在 1%以內,因為若骨料中含泥量偏多,不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又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對抗裂的危害性很大。如果必需在冬季施工時,混凝土的防凍劑等外加劑必須減少用量。
4.混凝土坍落度及振搗
混凝土的坍落度對混凝土的開裂性能有一定的影響,隨著混凝土坍落度的增加,混凝土裂縫出現時間總體上是隨之推遲,坍落度過大時,過度的表面鏝抹都會使粗骨料下落,細骨料與水泥漿過度集中表面,導致表面裂縫的產生;混凝土振搗不密實,表面也容易出現裂縫。地面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控制在 140mm- 160mm 為宜,采用使用汽車泵泵送混凝土,也不應大于200mm,現場及時抽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確?;炷寥空駬v到位,特別是地面構筑物、地坑、管線等位置,嚴格檢查,防止漏振。
5.地面混凝土一次澆筑范圍
耐磨地面的混凝土不能夠澆筑太長,否則由于混凝土水化熱的影響極易產生裂縫,特別是在設備基礎、地坑等較集中的區域,更需控制混凝土澆筑面積。地面混凝土澆筑時寬度控制在 5m-6m,澆筑長度控制在36m為宜(一般根據柱距6m、9m確定),采用“分條跳打”的方式進行施工,在設備基礎及管溝集中區域更要控制好澆筑面積,這也是控制裂縫產生的一個重要措施。
6.金剛砂耐磨地面面層施工及養護
地面混凝土完成后即進行耐磨骨料面層施工,骨料的撒布時機隨氣候、溫度等因素而變化,撒布過早會使耐磨材料沉入混凝土中而失去效果,撒布太晚混凝土已失去凝固,會失去粘結力,使耐磨材料無法與其結合而造成空鼓、開裂;此外面層骨料抹壓不密實,將極易產生面層不規則細微裂縫。耐磨地面完成后必須及時養護,特別是高溫風大時,混凝土水分蒸發快,會造成表面塑性收縮。耐磨地面面層必須嚴格按施工方案及規范要求施工,面層骨料必須用機械磨光至少3次,將面層的細微裂縫抹壓密實。在面層施工完后及時刷養護劑進行養護,冬施期間需覆蓋塑料薄膜及毛毯進行養護保溫。
7.耐磨地面切縫
在大面積金剛砂耐磨地面施工中,及時準確切縫是控制地面出現裂縫的一個重要措施,因混凝土產生收縮是不易控的,必須采取事先切縫的方法引導混凝土收縮應力集中在切縫的位置,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若切縫早則混凝土易崩邊,切縫晚則裂縫已產生,切縫深度必須達到規范要求,如果較淺則根本起不到作用。而且在設置基礎、柱角、地坑等位置除了采取增設鋼筋網片的方法控制裂縫外,還應采取增設切縫的方法控制裂縫產生,在奇瑞重工聯合生產廠房地面中,設備基礎、地坑等較多,通過增加切縫措施控制裂縫產生起到很大作用。
結語
根據上文分析,主要就大面積廠房金剛砂耐磨地面施工進行分析,竟而提出了加強裂縫控制措施的探析。本工程的大面積耐磨地面,在施工中每道工序嚴格控制,改善施工工藝,提高施工質量及加強養護等方面采取有效技術措施,周密安排,精心施工,保證地面的平整度和防止地面開裂,各項技術質量控制指標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以達到了增強地面混凝土的強度和耐磨度要求。
為期一天的大會節奏緊湊、信息量大。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徐文英首先做《2009/2010年中國棉紡織行業狀況與展望》報告,隨后,中國色織行業協會會長、中國棉紡織行業副會長朱北娜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三屆九次理事會、中國色織行業協會四屆九次理事會工作報告》,獲得與會代表的一致肯定并鼓掌通過。會議向會員單位通報了,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變更情況、增補理事、會員名單以及2009年經濟效益指標排名結果,并進行了2009/10年針織用紗“用戶信得過產品”、2008全國紡紗知識大獎賽頒獎活動。
工作報告彰顯協會公信力
此次會議的主辦方中國棉紡、色織行業協會與企業關系密切,舉辦的各種活動已經成為企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被采訪的企業都向記者表示,“協會組織的會議每次都會來,可以了解大家的情況,還可以把企業的想法共同探討,而且,越是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越要來?!蓖ㄟ^多年的努力,協會凝聚了一大批優秀企業及企業家,已經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維護行業和企業利益、向政府反映行業呼聲、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和升級方向、為政府提供專業參謀重要中介。
中棉行協工作報告顯示,在金融危機影響下生產經營十分困難的2009年,僅就棉花市場問題,中國棉紡協會就先后四次、分別于4月、6月、10月、11月份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應行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的建議措施,起草了“關于要求盡快投放國儲棉和發放進口棉花配額意見”、“關于棉花原料供應問題”、“關于請求協調棉花原料供應的緊急報告”、等文件。多次參加發改委關于棉花宏觀調控(收儲和拋儲)的會商會,協助對企業和紡織企業進行資格審核并協助全國交易市場起草了“關于對已達到競買限量的紡織企業不再參與國儲棉委托購買的公告”、等,協會還就棉花滑準稅、增值稅問題,組織座談會,以詳實的數據分析說明這些政策對企業的影響,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
為研討行業發展方向,中棉行協以“落實紡織科技發展振興綱要”、“棉紡織行業市場發展”、“金融危機下棉紡織產業的振興――調整、升級與創新”等為主題召開大會,其中第六屆(2009)小國國際棉紡織會議的成功舉辦更為全球棉紡織行業所矚目。在技術服務方面,“中國棉紡織總工程師論壇”、“漿料和漿紗技術年會”、“全國棉紡織(色織)行業標準學習培訓班”、“全國紡紗梳理技術應用研討會”、“全國紡紗知識大賽”等等專業活動的舉辦極大推動了行業整體素質的提高。
中棉行協在為企業的長期服務中樹立強大的公信力和號召力,協會自身機制也越來越完善,理事會也成為自由發言、民主集中的大會。此次大會的理事會換屆思路就是在2009年11月的“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三屆八次理事會”和“中國色織行業協會四屆八次理事會”上確定的
由于會員企業積極參與行業辦會發起的各種調研和問卷調查,使得協會能夠及時、準確了解企業現狀和需要,分析行業的發展脈搏。2010年,中棉行協將在繼續進行市場調研,召開市場分析會議、技術研討會議、開辦培訓課程的基礎上,重點完成中國棉紡織行業“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強國綱要的編寫工作,并繼續推動技術進步,節能減排,鼓勵淘汰落后。
兩化融合成果引人注目
在此次理事會議程當中,特別安排了棉紡織行業兩化融合、棉紡織ERP與節能減排、棉紡廠空調節能改造等專題報告,這些主題鮮明的報告為棉紡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創新能力、實施節能環保計劃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也從側面反映出行業關注的重點已經從裝備、產品的改造升級擴大到產業信息化和環保領域。
棉紡行業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開展兩化融合評估工作的第一個試點子行業,工業總產值占紡織全行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以上的棉紡行業是我國出口創匯傳統支柱產業,也是紡織行業中工業管理基礎最好的子行業,對棉紡行業的兩化融合評估具有行業代表性和影響力。
此次會議公布的《棉紡織行業中等規模以上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報告》顯示,目前行業兩化融合總體水平處于局部應用向綜合應用發展的階段。評估工作組組長翟燕駒主任表示,企業從信息化起步階段向局部應用階段發展的進程中,有幾個生產流程具有相當高的信息化應用空間,其中,計算機輔助配棉和促進節能降耗仍然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據無錫一棉周曄總經理介紹,無錫一棉傳感網系統利用分布在生產線上的傳感器和執行裝置,采集數據,發出指令,可以提量、質量、機械狀態9類168個參數。在配棉環節,信息化可以完成自動監測棉花的使用情況和庫存情況,并根據產品要求自動調配所需棉的品種。
節能環保課題浮出水面
在兩化融合專題報告里也多次提到信息化在節能降耗中的應用。山東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兩化融合,在節能降耗方面,實施了供電系統優化節電改造,全面細致地對公司供電系統進行監測分析,調整供電電壓,及時調整負荷,保證三相符合平衡,提高系統功率因數,減少線路損耗,同時選擇優良的系統節電器,實時監測電器負載變化的情況,節電率達到5%左右。企業還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對能源系統的生產、輸配和消耗環節實施集中扁平化的動態監測和數字化管理,實現系統性節能降耗的管控一體化。
清末民初這段時間,江南地區的紡織品在市場流通量上并沒有出現大的萎縮,就蘇州地區而言,主要是得益于絲織品出口的大幅增長。根據民國初年的統計,1918年,蘇州絲織業年產紗緞為107040 匹, 外銷77930匹,占總產量的72.8%,年產值2414250元,外銷1184550元, 占總產值的49.02%,共有絲織工人16779人,其中生產外銷產品的9949人,占工人總數的59.29 %(注:王翔:《對外貿易與絲綢業的近代化》,《安徽師大學報》1992年第2期。)。 海外市場的不斷開拓一度成為刺激近代蘇州地區絲織業不斷的重要因素之一。
"紗緞為數千年之實業,各國未通商以前,遍銷全國,雖因豐欠,營業年有盛衰,然平均計之,頻年造貨與銷貨之比較,尚足相抵,機工即無輟業之虞,原料亦無造匱之慮,自海禁洞開,各國互市以來,雖有船舶來品之輸入,內地紗緞銷場,不無漸減。然絲織品之運銷出口者,亦足相抵,其時各國稅率,尚屬平等,中外通商,名實相符?!匀?、俄兩國,于光宣年間,先后加稅至五六倍至十余倍不等,紗緞之銷路遂絕"(注:"湯一鶚關于蘇州絲綢原料生產,銷售和出口等情況的調查報告",1919年2月5日,轉引自《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1385- 1386頁,蘇州市檔案館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95年,下同。)。
19世紀中期的運動曾給江南以沉重打擊,江南絲織品業幾遭滅頂之災,直到19世紀80年代初,江南絲織業織機總數不過3 萬余臺,不及戰前盛時之半數(注:徐新吾主編:《近代江南絲織史》第92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下同。)。"幾乎所有桑樹均已根除或被毀,從事絲業的居民,大多數星散。絲業的普遍衰落就是這幾年騷亂的結果"(注:彭澤益:《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 1840 -1949),第二卷,第68頁,三聯書店,1957年版。)。運動及日后的動亂,導致了社會購買力的下降,這對以國內王公貴族富商大豪為主要消費對象的絲織品市場而言,無疑是一沉重的打擊,這一時期的海外貿易刺激了蘇州絲織業的恢復發展。1853年,太平軍進入江南后,南京城鄉約5萬臺織機停產, 江浙一帶所產生絲得以大量擠進外貿市場。同時,由于意、法等歐洲國家生絲減產,"從1853年下半年起,中國生絲出口猛增,到1858-1859年度,僅上海一個口岸出口的數量即擴大到85970包,較上海開埠初期1844-1845年度的6433包增加了12. 4倍"(注:《上海對外貿易》(上),第62頁,上海社會出版社,1989年11月。)。海外貿易的發展,使得蘇州地區絲織業的恢復速度高于同時期的南京等地,到同光年間,為蘇州地區紗緞業的全盛。"營業總額年達六百余萬元,紗貨遠銷俄國、高麗(朝鮮)、緬甸、印度等處,官方特設織造府于蘇州,從事辦差"(注:《中國實業志·江蘇省·第八編工業》,實業部國際貿易局,1933年2月初版,下同。)。
革命也使蘇州地區著名的絲綢中心盛澤鎮異軍突起,盛澤鎮是江南著名的絲織品集散地,"盛澤紡綢昔蜚聲于世,在前清乾隆嘉慶年間,營業即已發達,各省客商來該地辦貨者極多。在全盛時代,出品不但行銷國內各埠,且銷行南洋各屬,甚至推廣至于歐洲"(注:《中國實業志·江蘇省·第八編工業》,實業部國際貿易局,1933年2 月初版,下同。)。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距京杭大運河5 公里,非水陸要沖,在運動中損失輕微,并成為眾多富商大賈的避難地,據《吳江文史資料》記載:清咸豐十年,太平軍與清軍數度鏖戰,尤其是清軍在攻陷城鎮后的大肆劫掠,江南地區普遭荼毒,南北受阻,蘇州及浙江的杭州、湖州、雙林、濮院等傳統絲綢城鎮受到重創。浙江嘉興府的濮院鎮,"機廢業,織工失業"(注:徐新吾主編:《近代江南絲織工業史》第87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下同。);王江涇"當兵道,被兵后十九瓦礫……涇之士商同時避亂遷盛(澤)者無慮數百家";"湖州逃難來者,盡至盛澤,人眾比平時數倍"(注:《吳江文史資料》,第十輯,第58-59頁。)。來盛澤避難者多為絲綢富商,其中王江涇以綢商居多,雙林鎮以絲商占優,太平軍占領后有"商民茍安"的記載,并劃歸浙江秀水縣管轄。據《盛川稗乘》記載,太平軍在盛澤設局抽厘,兩年零一個月獲銀數十萬,盛澤綢市呈現"千家一簇萬間樓,估客如云采買綢,分寸黃金分寸土,行人不斷市捎頭"(注:《吳江文史資料》,第十輯,第58-59頁。)。這一切為蘇州及至江南地區絲織業的繼續發展保存了實力,即便在中國絲綢被排擠出西歐市場之時,盛澤的狹幅輕綢仍在南洋地區擁有廣大的市場,并帶動了江南絲織品的出口量,使之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發展的水平上(注:徐新吾主編:《近代江南絲織工業史》第110頁。)。
二
絲綢與生絲是蘇州絲織業的重要,也是當時出口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前夕,由于西歐發展了近代絲綢業,中國絲綢逐漸被排擠出西歐市場。同時,又增加了對中國生絲的需求(注:徐新吾主編:《近代江南絲織工業史》第58頁。)。當時中國絲類出口主要"有白絲、白經絲、白繅絲、黃絲、黃經絲、黃繅絲、野蠶絲、野蠶繅絲、蠶繭、亂絲頭、爛繭殼之分"(注:《1916年3月21 日在江蘇稅務處為出口絲繭價格致蘇總商會函》,《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788頁。)。 蘇州地區的吳江縣是其重要的絲織業基地,震澤絲是吳江蠶絲業的支柱,長期以來,震澤只繅絲而不織綢,其繅絲純是以出售為目的的商品經濟,由于家庭繅絲業零星分散,生絲購銷極為不便,絲行行業應運而生,以溝通產銷渠道(注:《明清蘇州工商業碑刻集》,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孔令奇:《清前期蘇州的手工業行會》,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經濟史》1996年1月。)。 建于清道光咸豐年間的徐世興絲行是近代震澤鎮上有記載的最早的絲行(注:《吳江文史資料》,第十輯,第80頁。)。
盛澤鎮作為絲綢生產中心,同時也是生絲聚集地。盛澤本地不產絲,其生絲主要來源于浙江的雙林、菱湖、新市、濮院等地。據《盛湖雜錄》記載,盛澤絲業在清"咸同間局面極闊在,外縣皆直接收買,用護照運銷各地,而以上海出口為大宗,名曰洋莊,歲銷額值銀千余萬"(注:《吳江文史資料》,第十輯,第62頁。)。
同治以后,盛澤絲業經營范圍僅限于織造用絲的購銷,震澤絲經則始終保持出口。替代輯里湖絲而崛起的震澤輯里干經,出口外銷全盛期在19世紀下半葉至本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清光緒6年(1880), 僅震澤一地出口即達5500包(每包約60.48 公斤), 最多的年份是光緒33 年(1907),達13100包,其后至民國8年(1919)均在萬包以上(注:《吳江文史資料》,第十輯,第82-84頁。)。當時全國白絲經出口僅南潯和震澤兩地,震澤的白絲經出口約占總數的一半左右,出口地大半為歐洲市場。
民國初年絲織產品出口基本保持上升趨勢,本世紀20年代中期,出口開始下降,在出口商品價值比例上,生絲比重高于絲綢的比重。當時中國出口英國的商品中,主要是絲、茶兩類,其中絲在英國市場上的貿易量僅次于法國和英屬印度,在英國市場上尚有一席之地(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864-966頁。)。而絲綢在歐洲的市場貿易量則遠遠低于生絲。
蘇州絲織品的對外貿易主要以日、俄、朝、南洋等地為大宗,"清光緒間,運俄綢緞歲有巨額,以海參威為無稅口岸,運商皆由此進口"(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890頁。)。日本市場方面, 清朝末年尚有蘇緞商"自往設莊營業,關稅值百抽五"(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890頁。)。"蘇、浙、閩商往長崎貿遷寄居者, 絡繹不絕"(注:王翔:《對外貿易與中國絲綢業的近代化》,《安徽師大學報》1992年第2期。),朝鮮市場更是當時蘇州絲綢的主要出口地, 其紗緞銷售高麗市場占30%(注:《中國實業志·江蘇省·第八編工業》,實業部國際貿易局,1933年2月初版,下同。)。1919年至1921年, 我國駐朝鮮元山和仁川領事館的商務報告中,均有各類盛紡輸入的記載(注:《吳江文史資料》,第十輯,第58頁。)。"韓人夙愛祖國,故其全國所需要之禮服,向來悉用蘇州專造之高麗紗緞"(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890頁。);"吾蘇紗緞一業,向為中國大宗貿易, 每歲產額幾千萬元,工商之賴以生活者幾千萬人,其對外貿易較大者向有二種,一行銷高麗、安東等處者,名高麗紗緞,一行銷南洋群島各處者,各曰闊貨"(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921 頁。)。到前,蘇州紗緞銷售到朝鮮的,有宮紗、亮紗、仿綢、素羅、板綾、庫緞等品種(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893頁。), 歲值一千五百萬以上,工商之賴以生活者甚眾(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 937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于日、意、法等國蠶絲生產銳減,給中國蠶絲出口一絕好的機會,輯里干經供不應求,絲價飛漲,每百兩自45元漲至100元左右(注:《吳江文史資料》,第十輯,第85頁。)。 盛澤綢在其行銷極盛時代,"遠及南洋群島、東方諸國,甚至北歐、南美、俄國,每年輸入國外及供給全國各地,統計生產約一千數百萬,故當年有一日萬綢之豪語"(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285 頁。江蘇省吳江縣檔案館,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史課題組編,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自日俄等國開始征收高額關稅之后,銷路銳減。1928年,蘇州紗緞業海外貿易中,僅南洋群島尚有運輸之貨。為此特設蘇州出口闊緞檢查所以管理運銷南洋的絲織品(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922頁。)。到30年代后期, 海外市場由于受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危機的,盛澤綢的銷售急劇下跌,"已不及以前三分之一"(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285頁。)。
海外貿易的發展推動了蘇州地區的絲織業,吳江縣則保持領先地位,據不完全統計,1913年江蘇省25縣桑田總面積為1023004畝, 其中吳江縣200000畝,占總數的19.55%, 位居第一(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16頁。江蘇省吳江縣檔案館,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史課題組編,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全省全年共產繭63081689斤(其中春蠶繭49366655 斤,夏蠶繭13715034斤),吳江縣產繭5800000斤(其中春蠶繭5000000斤,夏蠶繭800000斤), 位居第一(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43-44頁。江蘇省吳江縣檔案館,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史課題組編,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1913年江蘇省21縣制絲人數達350417人,吳江縣945000人,僅次于溧陽縣(制絲人數134024人,占總數38.25%);全縣全年共產絲2049486斤(其中人工揀制1715266斤,機器揀制334220斤),而吳江縣產絲1100000斤(全系人工揀制),占總數53.67%, 高居首位(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29頁。)。
到1917年,蘇州吳江的盛澤鎮大約"共有8000臺織機,幾乎全部都在盛澤鎮周圍二十五華里以內,所產絲綢,大部分是輕量的,所有生絲再繅,牽經上機以及織綢全由婦女為之"(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29頁。)。據估算,當時盛澤鎮各類絲綢每天正常產量為三千匹,按一年三百個工作日計,年產90萬匹。每匹平均重量以九兩計,共重506250斤(合303750公斤)。生產過程中生絲的損耗,當時蘇州為35%,而盛澤鎮已減至15%。因此,若再加上15%的重量,則全年共用生絲的總數為582187斤(合349312公斤)(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47頁。)。由于盛澤本地不產絲,這些絲絕大部分來自南潯、平望以及浙江省的嘉興、王店、濮院、新市等地,帶動了周邊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
三
市場需求的促進了蘇州絲織業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首先是在生產技術方面的進步,民國時期的蘇州絲織業已開始注意新技術和機制工具的引進。1919年,由民間袁鐘瑞、沈鵬、張文蔚等集資創設經成絲織有限公司,購進提花鐵機24架, 改用新法制造, "每年可出綢1650匹,每匹價值37元至40元,運銷上海、廣東、天津、北京及長江各埠"。其織出之綢,"新麗奪目,精美異常,尤推為綢業中之特色"(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32-33頁。)。這一行為榮獲當時農商部的獎勵(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32-33頁。)。1920年,蘇州從日本引進了第一臺電力絲織機,不久即發展到24臺(注:王翔:《對外貿易與絲綢業的近代化》,《安徽師大學報》1992年第2期。)。到 30 年代中期的抗戰前夕, 蘇州絲織業已擁有電力織機2100臺(注:徐新吾主編:《近代江南絲織史》第10頁。),生產工具發生了很大變化。
其次,產品的原料結構發生變化--改變了傳統的以純天然絲為原料的生產形式,一些人造絲與天然絲的混紡品也加入了絲織品的行列。產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國外人造絲和人造絲織品的輸入,傳統的天然絲織產品受到沖擊(注:據海關貿易報告,我國1919年始有輸入人造絲的記錄,參見《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282-284頁的有關資料。)。
由于人造絲與棉紗的混合品較純蠶絲品價值低廉,很快為國內各個階層人們所喜愛,其"光澤之美麗逾于真絲,更以紡織學之精巧,與棉紗混合制造人造絲之織品價值既廉,用途尤廣","財力不能著綢緞者固所為唯一用品,即平昔衣綢緞者亦以其值廉與夫光澤美麗而購用之",因而"服用人造絲織品者變漸增多"(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281-283頁。江蘇省吳江縣檔案館,江蘇省院史課題組編,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人造絲及外國機制產口的輸入給傳統的蘇州紗緞以極大的沖擊,"生機益形斷絕矣"(注:《中國實業志·江蘇省·第八編工業》。)。這是世界市場經濟對蘇州絲織業的又一;由產品原料結構的變化帶來了蘇州絲織品銷售市場的變化--絲綢貿易開始傾向國內市場,到1933年,盛澤絲織品運銷總額五百余萬元,天然絲織品僅百余萬元,其銷路則"東北已絕跡,南洋亦甚微,大部在蘇浙閩及長江流域一帶"(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178頁。江蘇省吳江縣檔案館,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史課題組編,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絲織品結構及銷售市場均發生了很大變化。
30年代中期,以蠟線和人造絲為原料的中山葛年銷額已占總銷售額的75.12%,其他人造絲織品如條子紡和天真紗,年銷近10萬元; 而傳統的天然絲織品盛紡年銷僅6萬匹,加上印度紡,洋紡等品種, 僅占總數的16.435(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180-182頁。江蘇省吳江縣檔案館,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史課題組編,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銷售市場也主要轉向國內。
第三方面,絲織業的發展,帶來了蘇州地區市場機制及社會關系上的新變化。
19世紀下半葉,震澤業市由內向轉為外向,著名的輯里絲及絲經由湖絲船裝至上海轉口輸出,震澤絲市東延至滬,咸豐十年(1860),震澤、南潯兩地絲商為推動出口,在上海合力組織江浙絲經同業總公會,震澤各絲行,絲經行或單獨或聯合派員常駐上海絲棧,辦理收貨及成交和結算等業務,絲棧建有倉庫,絲貨入棧后,由通事(兼翻譯和跑街雙重角色)到各洋行接洽銷售,絲棧與絲行,絲經行之間建有相對固定的業務關系(注:《吳江文史資料》,第十輯,第84頁。)。
本世紀20年代,震澤鎮上絲行共有二三十家,絲行按其經營性質,范圍主要分為三類:鄉絲行--收購土絲,略加整理后轉售于絲經行,綢絲行--收購土絲,大部分為肥絲,分檔后售于蘇州、丹陽、盛澤等地織造綢緞;吐絲行--收購繅絲及搖經過程中剔下的廢絲,整理賣出,大多用于制造絲線。
盛澤鎮的綢領頭,既要幫綢莊選辦貨物,又要代替機戶銷綢,成為介于綢莊與機戶之間的仲賣人,按綢價之高低收取傭金,機戶將綢送交綢領頭,即可向綢領頭支借現金約七八成,綢領頭負責將綢賣出,若有余則交給機戶,不足則向機戶追回前所支借現金的一部分,其特點為綢領頭必須替機戶將綢賣出,而何時賣出,則機戶不能過問(注:《中國實業志·江蘇省·第八編工業》。)。從這些絲行綢莊所反映出來的市場機制來看,這一時期江南市鎮內部管理流通的市場機制較以往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牙行、領投和生產者之間的關系已大不同于傳統封建制度下牙行、領投和生產者之間的關系,牙行內部和領投之間分工極細,它們向生產者傳遞商品市場信息,向商人傳遞產品生產信息--從而更接近于近代市場機制的運行功能(注:樊樹志:《江南市鎮的市場機制--吳江個案再》,《中國經濟史》1997年2月號。)。
另一方面,絲織業的發展也帶來了蘇州地區社會關系的許多新變化。"吾蘇紗緞一業,向為中國大宗貿易,每歲產額幾千萬元,工商之賴以生活者幾千萬人"(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921頁。), "蘇州紗緞業在盛時,共有木機9000余架,職工30000余人, 連同摔花、機具工、掉經等男女人幾之賴以生活者,約十萬余,占全城人口三分之一"(注:《中國實業志·江蘇省·第八編工業》。),僅盛澤一地,當時"以絲織為業者,殆不下萬戶,男女工作人數殆在五萬以上,所織之綢如綾、羅、縐、紗、紡等類,歲可出數十萬匹至一百萬匹,行銷各地,除本國各省外,其外洋如高麗、@①羅、印度以及歐美各國,莫不有盛澤綢之銷路"(注:王翔:《對外貿易與中國絲綢業的近代化》,《安徽師大學報》1992年第2期。)。眾多的人以絲織為業, 不同程度地改變了傳統的自給自足的經濟格局。以蘇州地區的吳江縣為例,1935年2月,吳江縣各鄉鎮各類副業總收入為15015942元, 其中機織品收入最高,達9580000 元,占總收入的63.8%,加上絲、絲繭、綢收入,共10543400,占總收入的70.21 %(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309-311頁。江蘇省吳江縣檔案館,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史課題組編,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換言之,吳江地區的紡織業收入已大大超過農業收入,紡織業實際上已成為農民經濟生活的"主業"。
在傳統的中國農業經濟中,副業無處不在,農副業緊密結合所表現出來的小農經濟的堅韌性,是中國傳統農業經濟的重要特征,但是,江南地區紡織業的發展,卻導致了傳統農業結構中"副業"一詞內涵的變化。以盛澤為例,盛澤的織綢并沒有大規模的工廠,"盛澤紡綢,為一種農民副業,無所謂綢廠,農家織綢,賣于綢莊,農民為生產者,綢莊為銷售機關"(注:《中國實業志·江蘇省·第八編工業》。)。換言之,盛澤的絲織品"皆系零散機戶,散處鄉間,工人即系本地之鄉人,純為家庭工業,……蓋鄉人之居室即為織造之工場。凡機戶家庭中人口多者,便有織機三、四具,人口少者,只有一、二機,且機戶中亦有時織時止者"(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190頁。 江蘇省吳江縣檔案館,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史課題組編, 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這些機戶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地農民,盛澤的紡織業,也確是農村副業的一種。但是,仔細探究其內部的關系,就會發現,盛澤的紡織業做為副業,和普通地區的副業大不相同,我們通常所講的副業,主要指農民在不影響農業生產的情況下,于農閑時從事的從屬于農業的一種職業,農民的主要收入當然還是以農業為主,而盛澤的情形則不然,"該地農家多以紡綢所得為主要收入,農田收獲,反漠視之,大約農戶依此為生者,約2 萬余人"(注:《中國實業志·江蘇省·第八編工業》。),"從事紡綢業的農民,固然都有土地,而大部都是自耕農,可是對于農業并不重視。他們的重要經濟來源是在于紡綢,這一年紡綢業如興盛,他們竟至可讓土地去荒蕪。所以,年歲的豐歉,他們視之漠然,而紡綢業的盛衰,卻是他們全部的生活所系"(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187頁。江蘇省吳江縣檔案館,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史課題組編,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在這里,傳統意義上的副業實際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業"。這一變化在當時的全國范圍內或屬鳳毛鱗角,但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江南地區卻是不爭的事實,正是這一"主、副業"的顛倒,帶來了江南地區土地關系的新變化。
自清代道咸以來,上海地區農村土地分散化已呈明朗趨勢,其主要原因是,伴隨近代化的步伐及新興工商業城市的發展,出現了各種農業外的投資機會。與工商業利潤相比,傳統的地租就顯得微不足道,最富有者對購買土地已不感興趣,他們逐漸放棄了傳統的雇工經營方式,全部出租土地,攜帶著從土地上積累起來的財富,遷往新興的工商業市鎮,把它們變成新式的工商業資本。因此,不可避免地帶來地權的分散化(注:樊樹志:《上海農村土地關系述評》,《上海研究論叢》第八輯。曹幸穗:《論舊中國蘇南經式農業的消長及其經濟背景》,《中國農史》1990年第3期。)。 地權分散化的直接體現是以中農為主體的自耕農經濟比重增大,并出現了"一田二主"、"田底權與田面權分離的"現象(注:樊樹志:《上海農村土地關系述評》,《上海研究論叢》第八輯。曹幸穗:《論舊中國蘇南經式農業的消長及其經濟背景》,《中國農史》1990年第3期。)。像上面提到的盛澤鎮從事紡織的農民, 他們固然都有土地,且大部分都是自耕農,可他們對于農業并不重視,"農家織綢賣于綢莊為該地農家之主要收入,農國收入反漠視之"(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188頁。江蘇省吳江縣檔案館,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史課題組編,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他們還常常把土地轉租給來此地打工的紹興、溫州等外鄉人,傳統的封建土地關系實際上已被打破。
蘇州及至江南地區紡織業的發展及由此帶來的土地關系的變化確實值得注意。從明清到民國,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總體生產力基礎并沒有發生質的變化。從"長時段"的發展角度來看,民國初年的蘇州經濟實際上是明清以來江南經濟發展延伸的縮影。在農村,像盛澤及其周圍地區的經濟仍是以傳統的小農經濟為主,但由其紡織業的發展而帶來的土地關系上不同于其他地區的新變化,則為我們展示了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逐步解體的一種途徑,也是傳統農村經濟發展前景的一個縮影;在城鎮,隨著大量的專業經濟市鎮的崛起及原有的中心城市經濟功能的增強,吸引了大量的農村地主投資。以蘇州而言,從20世紀開始建立的近代手工工場及機制工廠,開辟了近代機械工業的先河,預示著傳統手工業經濟向近代工業經濟過渡的必然趨勢。
四
本世紀20年代后期始,蘇州絲織品的國際市場呈萎縮態勢。其原因,除傳統產品自身的缺陷--式樣老化,不規范,生產工藝落后,難以適應歐洲新潮多變的市場需求以及消費觀念的局限、管理方式的滯后等因素外(注:據有關史料,生產工藝的落后,制約了蘇州絲織業海外市場的進一步拓展,市場信息的閉塞,消費觀念的局限使絲織品生產者不能主動調整產品結構,也缺少主動適應市場變化的意識。)。帝國主義的關稅壁壘和本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則是導致其絲織品海外貿易下降的直接原因。
民國初年,日俄等國為排斥中國絲織品開始征收高額關稅,蘇州絲織品銷路銳減。1928年,蘇州紗緞業海外貿易中,僅南洋群島尚有運輸之貨。為此特設蘇州出口闊緞檢查所以管理運銷南洋的絲織品(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922頁。)。1932年盛澤各類紡綢的28 個品種中,外銷產品只有8個,主要銷往香港、@①羅、新加坡等地, 其余均銷國內(注:《中國實業志·江蘇省·第八編工業》。)。到30年代后期,盛澤綢的銷售急劇下跌,"已不及以前三分之一"(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285頁。)。具體地說:
朝鮮市場:后,日本吞并朝鮮, 并把持入朝商品關稅 。1920年以前尚未加稅,其最高稅率為百分之三十,最低稅率為百分之十五(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893頁。)。1920 年始征高額奢侈關稅,值百抽百"以拒華綢"(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935-937頁。)。到1931年,日本人造絲大量傾銷朝鮮,并趁杜絕中國絲織品進入朝鮮市場之際,"仿造我國同樣絲織品及人造絲織品,以廉價競賣給朝鮮人所用",至此,中國絲綢在朝鮮完全絕跡(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893-895頁。)。
日本市場:自1924年7月開始征收奢侈品稅,值百抽百, "遂無運往者"(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890頁。)。
美國市場:美國人"好著光彩多目之綢",而"華綢門面太狹,裁西服頗不合算",且"貨物之光彩"不及他國機織產品,絲綢被擠出美國市場(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954頁。)。生絲方面, 由于中國繅絲方式陳舊,絲條不均,不能應付美國綢機之用,因此曾一度風靡美國的輯里絲也逐漸退出美國市場,1923年,中國生絲出口美國僅占其市場的6%(日本占80%強)(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959頁。);1928年9月,紐約組織生絲交易所以推動日益發展的美國絲業, 但交易所明確聲明,"惟將來交易以日本絲為限",以"華絲價格過高,行銷不廣",不能迎合美國之標準為理由,拒絕華絲進口(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961頁。),中國生絲在美國竟無立足之地。
另外,在越南、加拿大、英國、意大利及澳洲等地,中國絲織品銷售市場均出現萎縮(注:光緒《歸安縣志》,卷13。)。
絲織品作為消費層次較高的商品,售價也較高,沒有棉布的消費層次廣,"吾鄉綾一匹,平價銀2兩以上,織文極細,……弘治間, 綾匹官給銀一兩,……近時乃有銀10兩,買綾四十匹,布二佰者,率計綾匹銀一錢,布匹銀三分而已"(注:光緒《歸安縣志》,卷13。)。換言之,一般性的絲織品,其價格要貴于棉布三倍左右,這就使它失去了人數最多的廣大的國內下層消費者,就清代蘇州地區絲織品市場變化看,雖然其在國外市場銷售中仍然保持優勢地位,沒有像棉布那樣受到其它地區產品的嚴峻挑戰,且受江南民俗奢靡之風的影響,消費層次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國內市場有所擴大,但總體上看,絲織品的市場貿易沒有棉布市場貿易廣泛,其產品市場貿易的觸角雖很遙遠,但經濟意義則遜于棉布(注:張海英:《明清江南地區棉布市場分析》,《華東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就市場購買潛力而言, 江南絲織品的真正出路還應該是海外市場。
本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波及全球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則成為蘇州絲織業海外貿易劇烈萎縮的致命原因,震澤絲產銷路停滯,價格慘跌,"絲商遂無法維持,相繼歇業"(注:《吳江蠶絲業檔案資料匯編》,第270頁。江蘇省吳江縣檔案館,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史課題組編,河海大學出版社,1989年。),加上淞滬戰爭、日絲傾銷的影響。1934年后,絲價一蹶不振,震澤"絲行相率停業,開行應市者,以嚴墓平望計之,不及從前十分之一"(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961-984頁。);蘇州地區的眾多工廠"先后報閉,無力經營",創于光緒元年的著名老字號同泰怡紗緞莊"鑒于紗緞業之一蹶不振 ", 亦不得不于1933年宣告停業(注:《蘇州絲綢檔案匯編》,第593-595頁。)。絲織業陷入一片蕭條。
如上所述,海外市場的拓展是刺激蘇州地區近代絲織業不斷發展的因素之一,海外貿易對近代蘇州地區的絲織業走向近代化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引起了生產工具、織造原料、市場機制和社會關系等方面的深刻變革。而關稅壁壘及世界經濟危機對蘇州絲織業的打擊之重,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蘇州絲織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這說明蘇州地區的絲織業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世界市場經濟的大漩渦中,與之榮損俱生(注:國際市場的波動對浙江湖州地區的蠶絲業影響尤甚。關于這一點,擬另撰文論述。)。帝國主義的關稅壁壘,深刻地反映出早期資本主義的掠奪性本質,體現了資本主義通過機制--不平等條約的簽定及一系列政治壓迫等手段制造的"核心地區"對"邊緣地區"的"不等價交換",它與世界經濟危機帶來的市場波動一樣,是現代世界體系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顯著的例證之一,美國著名學者伊曼紐爾·沃勒斯坦在其《現代世界體系》一書中指出,現代世界體系作為一種歷史體系,"發端于歐洲的部分地區,后來擴展到把世界其他一些地帶也納入其中,直至覆蓋了全球"。中國直到19世紀"被納入了這一世界體系"(注:(美)伊曼紐爾·沃勒斯坦:《現代世界體系》第一卷,中文版序言,高等出版社,1998年4月。)。 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對我們研究近代中國經濟啟迪頗深,筆者曾撰文指出:"工業革命之后的世界已與傳統農業經濟下的世界具有很大的不同,傳統農業經濟下的世界尚可存在相對獨立或封閉發展的經濟世界,而在工業革命之后,運輸業的突飛猛進,使彼此孤立的經濟世界的存在已經不再可能,無論愿意不愿意。中國在19世紀后就已經開始了被'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過程,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影響,一廂情愿地封閉大門或自主發展已經行不通了,之后的中國近代經濟已身不由己地成為世界經濟的一部分,無論當時的對外貿易在全部經濟體系中地位如何,它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都極其深遠--它令中國難以拒絕地走上了被動適應世界經濟發展之路,至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國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尋求一條在世界經濟格局中自強發展之路。因此,對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的研究,也必須置于這個歷史大背景之中,充分意識到世界市場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注:王建娥、張海英:《對布羅代爾關于資本主義論述的分析與思考--兼論其對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的啟示》,《中國經濟史研究》1998年第1期。)
近代蘇州地區絲織業的發展,起伏,向我們展示了世界經濟對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的影響,這對我們從世界體系的角度,研究中國的區域經濟及其發展,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與歷史意義。
1 己內酰胺
9月底,己內酰胺市場交易氣氛略顯平靜,人民幣貨供應稍有緩和,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人民幣貨賣家有貨到港并有出貨意向;下游買家采購需求有所減少;部分國產貨廠家己內酰胺生產仍未正常,但已有部分貨源陸續向其老客戶供應。供應較前期檢修時一定程度上略有好轉。
近期己內酰胺外盤成交略顯平淡的可能性較大。主要基于以下3點:一方面貿易商持貨成本較高。國內己內酰胺外盤價走高位,國外工廠己內酰胺出廠價也呈上升杰勢,目前多數貿易商新貨成本較高,在貨源緊張局面下不愿低價出貨;下游工廠采購需求降低。因多數買家前期已進行一定的采購,短期內備貨略有放緩;同時外盤市場貨源稍緊,報價多為10月船貨且維持較高價位,另一方面對裝船期較晚的船貨買家接貨較為謹慎。故在船貨成交方面觀望氣氛略濃。
由于十一長假來臨,部分備貨尚未完全滿足生產需求的工廠可能會出現一定的采購需求,故己內酰胺價格在下游采購需求顯現的情況下存在進一步被推高的可能。盡管己內酰胺價格及切片價格均有所上升,但下游民用絲市場絲價仍受到下游需求不佳較難上提,以民用絲為主要下游買家的切片工廠對于高價己內酰胺的接受能力較弱。另一方面,因前期己內酰胺價格已出現一定幅度的上升,后期在需求顯現的情況下,己內酰胺價位上升的空間較前期有所壓縮。
2 聚脂切片
受MEG現貨市場再度上沖狀態,聚酯切片市場全面復蘇,聚酯切片現貨市場行情回暖,價格出現逆轉反彈,但市場實際交易量不大。半消光長絲級的大聚酯切片報價在11000元/噸(三個月承兌),主流現款成交價格達到10900元/噸。大有光長絲級的大聚酯切片價格也開始走穩,報價在11100元/噸,成交價格在11000元/噸(二個月承兌),小聚酯切片(大有光長絲級)報價多在11000元/噸,成交在10950元/噸。陽離子切片在需求拉動之下,價格還有上升態勢,陽離子切片主流報至11600~11700元/噸六月承兌送到,實際成交價市場漲至11450~11500元/噸六月承兌。江浙市場半光切片多數廠家報價在10750元/噸(現款承兌),主流成交價格10700元/噸(現款承兌)。另江浙大有光及陽離子切片今個別企業迫于成本壓力上調報價,古纖道大有光報價漲200元/噸至11100元/噸(三月承兌),陽離子切片漲100元/噸至11300元/噸(六月承兌);三房巷報價漲150元/噸至11000元/噸(現款)。目前大有光切片市場主流成交價為10700~10750元/噸(現款承兌)陽離子切片主流成交價在11100元/噸(承兌)附近,較低有11000元/噸(三月承兌)。而按目前原料價格計算成本,有光與陽離子企業的虧損依然明顯。
3 錦綸切片
錦綸切片市場近期小幅上調,不過市場成交水平上調幅度有限。華東地區浙產高速紡切片報價上調至24500元/噸,無錫地區報在24200元/噸,市場價位多在2400O~24300元/噸,承兌送到,出貨正常,開機率維持穩定;常規紡切片報價上調至24300-24500元/噸,較低報24000元/噸,市場價位在23900~24300元/噸,但部分小聚合裝置開機率有降低,總體出貨平穩;華北地區市場價位平穩,常規紡和工業級切片保持在23800-24000元/噸,出貨平穩;華南地區報價在24300~24500元/噸,開機平穩:華中地區報價維持在24200~24300元/噸自提,部分送到,但出貨有所減弱,開機率穩定。目前從各地的開機率來看,民用聚合的開機率維持在5~8成,大聚合一般在6~8成,小聚合略低,簾子布工廠聚合裝置開機率在6~9成,大聚合裝置開機率較高。臺灣切片部分報價本周繼續有小幅上調,市場成交較好,主流價位在2560~2590美元/噸。
4 滌復合絲
盛澤市場滌/滌復合絲行情走勢穩中有升,市場上交易量上升,隨即成交價出現小幅上揚。從市場價格動態上看,如滌/滌復合絲(DT平牽+POY)100*100和(DT平牽+POY)100*75,在近期市場中心價格分別為報價分為13000元/噸和13300元/噸。與前期相比整體價格都有100元/噸的上調。從盛澤市場品種走勢看,近期(DT平牽+POY)50*50和68*75銷售都還不錯,主要是用于噴水生產佐幘麻、水洗絨和常熟圓機上的水晶絨等面。
分析滌/滌復合絲行情量價齊升的原因是,一是聚脂切片合同外成交價震蕩上升;二是滌/滌復合絲廠家前期共同進行限產保價的結果;三是現在下游面料成交量適度放大,是以下游織造廠家對原料采購積極性有所回升。現在滌/滌復合絲的行情走勢呈小幅上行態勢,隨著下游面銷售日漸順暢,滌/滌復合絲產品的銷量還將進一步放大,價格還有小幅推升的行情走勢。
5 人棉紗
9月中旬,錢清市場紗類整體行情呈現銷勢一般,價格有升有降,動態顯示,9月16日錢請市場紗類常規代表產品32s純棉針織用紗、50s純滌紗、30s入棉紗、45s 65/35 T/C紗、40s/2 65/35 T/R股線中心報價依次在20000元/噸、17100元/噸、26500元/噸、19000元/噸、23500元/噸,與一周前上述產品的中心價格20200元/噸、17000元/噸、26500元/噸、19100元/噸、23500元/噸同比,純棉紗和T/C紗分別有200元/噸、100元/噸的下降。純滌紗則從前周的下跌中轉為小幅向上反彈,人棉紗、T/R紗價格平穩,這是最近七周來人棉紗市場報價報價首次保持平穩。
根據錢清原料市場某紗類經營大戶介紹,前段時間低配棉普紗表現不振,行情顯得較為疲軟,價格全線下降,9月16日錢清市場40s、60s低配棉普紗中心報價分別在19800元/噸、23300元/噸,與一周前上述產品的中心價位20000元/噸、23500元/噸同比均有200元/噸的下跌,與此同時純棉紗另一大類產品針織用紗銷勢也較為平淡,代表產品32s純棉針織用紗市場報價從前期的20200元/噸降至現在的20000元/噸。分析認為,導致純棉紗打破前兩周盤整格局全面下調的主要原因是下游織廠面不俏,銷不動,產品轉向或減產的較多,直接造成對低配棉純棉普紗等需求下降,而商家因為銷量下滑,積壓增加,迫子資金壓力也只好主動降價以便留住顧客。在國內棉價運行平穩的情況下純棉紗價格回落空間不大,后市還是穩定為主,無非是短時間內需求下滑對純棉紗產生的影響更大一些,預計后市純棉紗行情趨向盤整。
6 滌復合絲交織色丁
色丁面料是近年來流行的一種款式,不僅款式不斷更新,而且所采用的原料也隨之日新月異。從今秋盛澤市場上的色丁面銷售態熱來看,不少布行為使色丁面料更適應消費市場,在面使用原、外觀及功能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堅持以變順
民心、以變促銷售的經營策略,時下,一種工藝精湛、款式新潮、風格優雅、外觀迷人的新面料滌滌復合絲交織“色丁”,在盛澤市場上登場后,以其誘人的魅力吸引了國內外客商的普遍關注,購買者趨之若騖,銷售前景樂觀。
該面料經線采用50D/36F滌綸大有光FDY絲;緯線采用滌滌復合絲(DT平牽+POY)50+5Q面組織結構采用五枚結構,織造規格按17*5*37,在噴水織機上交織而成,坯布經堿練、水洗、預縮、染色一柔軟、定型等王藝加工。該產品設計新穎,布面風格獨特,具有較好的緞面閃光視覺效果,面料以手感滑軟、挺括、光澤柔和、透氣性強等優勢,取信于服裝廠商。它不但可制男女的茄克衫、休閑西裝、職業裝、童裝的時尚面料,而且又是用作家居裝飾的理想面,深受海外客商的青睞。面幅寬為163CM,重量為180克/米,現市場坯布批發價在4.00元/米,色澤醬紅、玫紅、墨綠、藏青、粉紅等色為主,產品也有印花。亮相后,武漢、北京、廣州、常熟、上海、杭州、鄭州、山東等地的服裝廠商絡繹不絕地來此批購,日最高銷量逾幾十萬米,預計后市持續看好。
7 高密織物面料
近期的市場行情雖然沒有往年銷售旺季的火爆,但比前陣子的淡季活躍了不少。不少種類的產品開始動銷。在最近市場中了解得知以下兩款高密織物面料近期的訂單明顯增多,行情明顯好于夏季。
240T桃皮絨:桃皮絨在市場上已經風行數年,以其品種多、質輕軟等優勢深受消費者鐘愛,近幾年的加工改良后,產品更是用途廣泛。近期隨著秋冬季的到來,一款適于制作女性時尚面料的240T桃皮絨,市場銷量正在放大。產品是以經向DTY75D/72F,緯向DTY150D/288F,其白坯幅寬為165cm,成品幅寬為150cm,白坯價格在3.3元/米左右。該產品的主要特色就是屬于高密桃皮絨,不再像以往桃皮絨那樣經緯密度稀疏,牢度不強。此布可制冬令男女夾克、風衣、休閑裝的時尚面料,成裝上身,既輕便自如,又簡潔瀟灑。時下,杭州、廣州、福建、武漢等地客商相繼要貨。
290T消光滌塔夫:滌塔夫是市場上一個傳統產品,由于現在市場上的生產廠家日益增多以及市場新品的日新月異和近期的銷售淡季,讓滌塔夫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隨著冬季服裝面料的啟動,一些高密的滌塔夫開始動銷。近期市場上290T消光滌塔夫的訂單增加,該面以50D滌綸消光長絲作經緯線,選用平紋組織,按290T規格在噴水織機上織造而成。其布面幅寬為167cm,每米布約重120克,坯布價格在3.15~3.2元/米間,產品最主要特點,原料采用消光滌絲使得面料色澤更柔和。織物織紋細膩、經久耐穿、價廉物美,適宜制作休閑服、運動服、童裝等。
全消光滌塔夫采用滌綸消光FDY為原料,在噴水織機上交織而成,風格主要有平紋、斜紋、格子等。在染色的時候也是依客戶而定,如果把染色之后再進行PU、PVC、涂白,防水,涂銀等深加工處理后,具有質地輕薄、手感柔軟、防水性好、耐穿易洗、能防靜電等優勢,其成品面料風格不亞于尼絲紡,可以做衣服里料或者浴簾、雨具、廣告布等用途,而290T全消光滌塔夫經環保染色后,已被大量用于童裝的運動服制作,成裝上身,既時髦秀麗,又增添誘人魅力,顯現出一種運動的健康之美。上市顏色也是相當豐富的,可挑選的余地是相當大的。
8 涂層面料
九月份是涂層面料大顯身手的好時光,不管用于服飾面,還是產業用布雙雙走俏,目前盛澤市場銷量日增,成為今冬面料市場的一大“亮點”之一。
目前盛澤地區后加工企業在服飾面上采用透氣吸濕的涂層新工藝,使面更舒適。最近不少企業采用“優力膠”,這種涂層適合牛津布、花瑤等用子制作箱包的面,同時,還適合半彈春亞紡、尼絲紡、輕盈紡等面,產品先經染整后,再經涂層加工,這樣使面料色澤更亮麗、風格更別致,因此,博得眾多服裝企業的青睞。據興旺涂層廠張老板向記者介紹,近期盛澤市場需要加工涂層的紡織企業與日俱增,該廠呈現了產銷兩旺的好勢頭,由于涂層面防寒性好、物美價廉,涂層面服飾以艷色為主,款式崇尚休閑,迎合了年輕人的消費特點,因此,市場分析后期銷售會更上一層樓。
9 麂皮絨
最近,盛澤市場休閑面料交易成交趨于活躍,但是一些常規品種依然平淡,唯獨創新面料與新加工的產品,其銷售頗為熱銷態勢。一種以海島型纖維與棉紗為主原料的麂皮絨,走勢樂觀成為近期面市場一大“閃光點”。
該面料經線采用海島復合絲1050,緯線采用10s純棉紗或7s純棉紗,經緯密度規格約為165*55,織物采用五枚組織結構在噴氣織機上交織而成,織物以雙色緞面形成一組粗直條間、隔一組細直條有序排列織造為風格特色,經過單次減量工藝處理后,使織物擁有全棉織物的舒適性與柔軟性,又兼具海島復合絲光澤度和織物的伸縮性。除了原料中使用棉紗外,該面料最大特點是呈磨毛狀,絨毛比較長,適宜特種需要是休閑面料的最佳代表。據市場經銷商透露,棉麂皮是一種針對性非常強的產品,主要以做外貿訂單為主。通常是以訂單生產為主,目前該產品的坯布價格在7,80~8.00元/米。面料不但可作男女休閑裝,且是女性制套裝、裙裝的時尚面料。由于該產品檔次高,工藝復雜,因此附加值高,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經過染色等復雜王藝處理后,色坯價接近16.00~18.00元/米左右。在棉麂皮上涂上硅粒膠,面料更具有仿皮革效果,是制作高檔箱包、沙發等面,因此深受外國客商的青睞。
10 仿真絲輕盈紡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輕紡城一種常規里料“仿真絲輕盈紡”,以多用途、低價格見長,市場求購電話及現貨認購開始升溫,銷售價格繼續平穩。
“仿真絲輕盈紡”主要產地為盛澤,是噴水里料織物如“滌塔夫”、“五枚緞”、“八枚緞”之后的第二代產品,也是里料織物的主要品種。它的經向成分為滌綸有光長絲50DF口Y絲,緯向成分為滌綸有光長絲50DFDY絲,織造規格多為210T。織物組織采月平板紋理在噴水織機上交織而成,織造方法簡單,產量較大。應用“環保型”染色后,布面平整,富有珠光之澤,手感爽括、色澤純正,是配用各式套裝、休閑裝里襯的主要附科。目前,經涂層后被用作茄克面料的也越來越多,有的被新用作復合棉、絎縫棉,下半年作為棉襖布。布面幅寬為150cm,每米重量約為7???,現市場染色布足米成交價在1.90~2.00元/米,較前期價格保持平穩走勢。紡城現已上市成色多為淺彩色如粉紅、桃紅、玉色,但以特黑、深藍類冷色調需求量較大。
據里附料專業經營人士介紹,“仿真絲輕盈紡”由于下道多方面開始應用,織造方面織機加大投入,但市場需求尚未全面形成,后市銷售將穩中有升。
11 雙經雙棉彈力直貢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服裝面料的追求已轉向健康與自然,不僅如此,而對天然織物也要具有彈。最近在中國織里棉布城上亮相一款質優款靚的全棉織物品種“雙經雙棉彈力直貢”,吸引了大批客商的關注,成為近期市場一大新的“閃光點”。
雙經雙棉彈力直貢是天然織物的一朵絢麗奇葩,亦是中外客商的鐘情面料。該新品采用JC21s*C16s+C16s+40D為原料,按136×76的經緯密度在噴氣織機上織造,先后經過預縮、定型、染色等多種精良加工而成。促使織物既有全棉織物的舒適性與透氣性,又兼具氨綸織物的伸展自如的功能。兩者均得,可謂是人們追求的理想面,難怪人們 見鐘情?,F上市批發價每米13.50元上下,以色澤而言,乳白、咖啡、駝灰、淺藍、蟹青、玫紅等色尤受歡迎。適宜于制作帥男倩女的襯衣、休閑裝、睡袍等服飾。上市不久,廣州、四川、浙江、上海、江蘇、福建、北京、鄭州等地客商紛紛選色訂貨,也有加工服裝后出口的。
12 消光彈力春亞紡
一種被注入氨綸纖維的新品面“消光彈力春亞紡”在盛澤市場八商區亮相后,引起了南商北賈的興趣,近日來看樣定貨者絡繹不絕,為溫而不火的“春亞紡”面料市場促銷增添了動力。
該面料經線采用消光DTY75D/72F(網絡絲)緯線采用滌綸DTY75D/72F網絡絲+氨綸40D交織,按230T規格平紋組織在噴水織機交織而成,工藝別具一格,染整技術先進,織物不僅擁有伸展自如與穿著舒爽功能,還兼具色澤亮麗和手感柔糯的優點,難怪人們流連忘返。其坯布幅寬為165cm,現市場坯布成交價每米5.50元左右。它不僅是時髦女性制休閑裝的理想面料,而且是制作褲子的時興面料,成裝上身,不但令穿著者輕松自然,又風度不凡。目前上市產品的色澤有深灰、駝灰、粉紅、藏青、咖啡、深藍等十余種,尤以淺色調為主導產品。據經營人士透露,“光彈力春亞紡”以新贏得市場,后市銷路會持續拓展。
13 織里棉布城暢銷面料
進入9月份后,天氣轉涼客流增多,織里棉布城成交量持續略升,市場日均成交量達323萬米左右,而市場整體報價仍趨于平穩。其中,繡花牛仔面料等幾款面頗為暢銷,現將面料特性簡介如下。
繡花牛仔面料:最近在該市場又亮相一種惹人喜愛的繡花牛仔面,以其新穎的風格串先躍入“動銷行列”。其中一款牛仔織物以全棉40s/2紗為經向,滌綸DTY150D為緯向,規格為108*66,由劍桿織機上織造。面料正面呈斜紋紋理,背面為平紋變化組織,經預縮、定型、染色等工藝加工而成,牛仔面料色彩上仍沿襲以藏青、藏藍、蘭灰、蘭黑、深蘭的牛仔色譜為主調。再經有光長絲和七彩絲電腦成組分散繡,梅花、蘭花間小蝴蝶,蘭竹間小蝴蝶等四季名花后,倍增了一種高雅的情趣,給原本平淡無奇的牛仔面提升出品位,讓人一見賞心悅目。其布面幅寬為60英寸,每米布約重250克左右,市場價每米14.00元左右,該面不僅可制成男女牛仔裝,而且又是制作休閑童裝的理想面料。制成的成裝上身,既舒適隨意,又盡現休閑風味。由于面料通過繡花風格出新,從而牛仔面料再次贏得客戶,為棉布城面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全棉燈芯絨:自從8月份登場以來,呈現出動銷勢頭,已成為今秋冬面熱銷產品之一。其中21條規格較為動銷。今年應市的燈芯絨與往年相比有了新的變化,花式品種增多,不但有染色的而且有印花的、砂洗的,經緯密度由稀少趨向密集,既增加了絨感,又增加了牢度。上市純棉燈芯絨色彩豐富,有格子、彈力與印花等品種,五彩繽紛,應有盡有。該類產品由于采用全棉紗為原料,不但手感性好、吸水性強、且對皮膚無刺激作用。燈芯絨因物美價廉,穿著舒適而頗受歡迎。目前全棉燈芯絨銷量將占該市場總銷量10%左右。預計隨著季節的轉換,其銷路更加廣闊。
全棉緯彈紗卡:它是全棉紗卡的延伸與發展,既保持了原來的風格與耐磨特性,又增添了彈,迎合現代人衣著流行品味。該新品采用C20S×16S+70D氨綸為原料,選用細斜紋組織,按114×52的經緯密度,在噴氣織機上織造,經過絲光、燒毛、壓光、磨毛、水洗、軋染等精良王藝加工而成。以其織紋細膩、富有彈性、穿著舒適、不易變形、經久耐穿等特點,占領今冬面料市場的銷售亮點。其布面幅寬為71英寸,現市場每米坯布成交價在10.00元左右。以色澤而言,尤以米黃、玫紅、桔、米色、駝灰、特黑、天藍、草綠等色最受客戶歡迎。該面料不僅可制成青年女性的健美褲,而且又是制作休閑裝的時尚面料。成裝上身后,既漂亮灑脫,又盡現青春風韻。上市后,內銷量與日俱增,有的則成衣后出口至東南亞國家。
防靜電線卡:該面料經緯紗采用JT/C紗32s/2*32s/2;并在緯向距離摻入導靜電特種纖維,織物按100*53規格,采用斜紋組織在噴氣織機上交織而成,先后經過拼線、預縮、定型、染色等精良工藝加工而成。以其色光好、手感好、下易皺、垂感強、易洗滌、防靜電性能特強等獨有長處博得勞保服飾企業的厚愛?!胺漓o電線卡”主要是用于制作石油化工、液化氣站、加油站、油庫油輪等易燃易爆場合的秋冬季工作服。布面幅寬為47英寸,現市場白坯批發價為9.50元/米左右。上市色澤有蟹青、咖啡、土黃、玖紅、駝灰、藏青、果綠、橙色等十余種,顏色豐富多彩與流行色潮流正好合拍。防靜電線卡面已成為織里棉布城上頗具特色亮點產品之一。
滌棉口袋布:該布料T/C65/35(80/20或90/10)45s*45s為原料,經緯密度88*64。它經過半漂而咸,布面細膩、不易皺折、手感柔軟、懸垂性好、快干、易于護理等特點,適用于各種服裝的口袋布。其布面幅寬為148cm,現市白坯報價3.20元/米左右。據市場業內人士透露,該類布料銷路廣,成交量逐漸上升。另外,里是必備的服裝輔料,在當地制作童裝的馬夫、茄克衫、大衣、風衣等服裝大都少不了里子布。
14 苧
今年以來,苧麻產品銷售不暢,產品銷售價格持續走低,苧麻原料價格也持續走低,從年初的產地收購價7.2元/公斤,下降到近日的6.2元/公斤,有些主產區的收購價格甚至跌破了6元/公斤。導致苧麻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苧麻出口面臨綠色壁壘。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雖然取消了對我國麻紡制品的配額限制,但面臨著歐洲在環保加工技術、綠色環保產品和產品標準的新的保護措施,這些措施成為我國紡織品出口的主要技術壁壘。歐盟在麻類紡織品服裝領域主要有兩種綠色技術標準認證,即歐盟“生態標簽”和“生態紡織品認證”,這些標準已成為鑒定環保紡織品的重要國際標準,也正是我國麻類產品出口面臨的技術壁壘?!胺磧A銷調查”是阻擋我國麻紡產品進入市場的最為直接、使用最為頻繁的貿易保護措施。尤其是歐盟,自1995年國際紡織品服裝協議執行至今,運用反傾銷措施對我國苧麻和亞麻紡織產品設置了重重障礙。
第二、企業產能不能充分釋放如果麻紡加工企業滿負荷運行,苧麻產、銷基本保持平衡。但是由于技術落后,本已具備的苧麻加工產能不能充分釋放出來,苧麻加工企業的疲軟導致苧麻原料過剩,價格回落。工藝和設備的落后是制約苧麻紡織工業發展的主要瓶頸,落后的工藝表現在脫膠方面。我國末上規模的企業幾乎都是從事初加工――脫膠生產的企業,沒有配套完善的污水處理設施,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多數是上世紀80年代及其以前興建的企業,其污水處理設施建于2000年之前,技術落后、設施陳舊,很難滿足污染治理達標要求。只有少數企業具有配套且可實現達標排放,運行正常。
在國家嚴格的節能減排政策的限制下,約有50%的加工企業因不能滿足污染治理的達標要求而處于停工或半停工狀態。
15 繭絲
9月18日廣西繭絲盤面大跌,周絲合同SS08034開188800元,收183500元,跌7950元,下跌幅度為4.15%。預計近期會有震蕩調整的過程,但在秋繭上市,絲綢成品銷售不暢,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的情況下,震蕩重心會有所下移。此次下跌很可能是秋繭開始大批量上市,而質量相對較差的夏繭卻未能銷售完畢,繭站和絲廠為了騰出資金,清空庫存,開始拋售夏繭所致,再加上由此帶來的心理效應,更加劇了行業的恐慌情緒,也不乏少數廠家為了降低采購成本,惡意打壓繭絲價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