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27 10:23:28
序言:作為思想的載體和知識的探索者,寫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我們為您準備了不同風格的5篇綠色低碳出行的意義,期待它們能激發您的靈感。
關鍵詞:綠色景觀;設計;地形;處理藝術
中圖分類號:P90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所謂景觀設計就是在營造多種空間序列的基礎上,使得設計效果能夠帶給人類視覺上的有力沖擊,對其心理產生影響,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在景觀設計中地形設計是營造這種空間的最重要途徑之一。在園林建設前,會存在各種原始的地形,如平坦地形、起伏地形、丘陵地形或者沼澤地等,因此在進行景觀設計中就需要根據這些地形或因勢利導、或有效利用,或鋪路、建房等隊地形進行改造。只有恰當而合理的利用和創造地形,才可能設計建造出具有多種功能而美觀實用的園林景觀。
一、地形在園林綠化中所起到的作用
1、滿足園林設計中多種功能需求
根據園林中各種場所不同的使用功能,可以把園林分為不同的區域,這中間也體現了地形的重要性,如游人密集區域和運動場所一般要選擇地勢平坦的地方;如果要想登高,那么就需要有地勢較高的地方;為了劃船和游泳的需要,園林中要有河水或者湖泊;為了能夠使各個不同功能的空間相對獨立,以前人們的設計經常利用地形來隔離開來。現在園林的設計也要根據各種現實的要求,進行各種不同的園林地形設計,比如北京會議中心把四周的地形堆高,從而給園內形成了一個相對隔離的空間,有利于開會和人們的修閑活動;四路通隔離帶運用較高的土山再配上樹木、山石等,能使園內的環境非常安靜,不受外界多種聲音的干擾。
2.通過改變地形從而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地形的高低不平,可以使一定區域內的氣候條件得以改變,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假如地勢過低,和此處的地下水持平,那么就很容易出現積水,不利于植物生長,針對這種條件,可以把此處堆高,然后再種植植物,這時就不會再出現前面的情況了,有利于植物存活。假如在這種地形上種草,也非常有利于草皮的生長,能夠自行擴大綠化面積,對生態環境有利。
3.制造有利于排水的地形。
可以通過人工制造各種地形有利于水的排出,在園林中,經常會有雨水、臟水、污水的出現,這些水如果不能馬上排出,會影響到園內植物和草皮的生長,嚴重的還會使草皮和樹木出現病害。這時應該通過園林設計,保證園林內的活動場地、道路即使遇有暴雨,也能在短時間內恢復使用。園林中的坡度排水措施最為直接有效,也可以節約地下排水費用。比如在園林建設當中,運用坡度排水的辦法,把園林地勢制作成里高外低的形式,各種臟水和雨水能順勢而下自動流下,能夠使得園林內部沒有積水,保證各種植物的正常生長。
4.多種地形構造可以種植多種植物。
由于園林中各種各樣的地形、水體交綜錯雜,為各種植物的生長提供了便利的生存條件。多種植物的種植,不僅能夠使園林布局更加美觀,還能形成多種不同的植物群,有利于園內環境的建設和良好氣候的形成,使游人享受更加舒適、健康地園林。
二、營造地形時應堅持的原則
1、根據實際情況,堅持節約原則
在我國古代的園林建設中,就大都提倡因地制宜的設計方法,大多根據自然條件來進行園林規劃,例如,古代的寺廟等類似建筑,大都建在山坡、高地等地勢較高的地方,從而使得寺廟建筑和山水溶為一體。我國現在的園林建設,應重點體現把地勢高的區域堆積成更高的山地,把地勢低的區域挖成更低的低谷,比如某個城市的園林建設中,園林面積廣大,東西方向較長,南北方向較短,呈長條形分布,北面地勢高,南面地勢低,北面高的地勢都是由于建設時挖出的土堆積形成,而南面都是農民的耕地,地勢較低,但地下水位較高,針對這種地形,采用把南面的低洼地帶繼續深挖,四周堆高,把地下水引上來,形成一個個湖泊相連的地帶,使得園林景色更為美觀,還可以利用湖泊養魚、劃船等,這眾多的水體也能夠調節當地氣候,保持空氣新鮮,使得游人留連忘返。
2.充分利用各種地形,爭取少加改造。
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并不是所有的地形都會符合設計者的意圖,也會出現很多不理想的情況,這時最好是運用多種方法,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稍微改動,就能轉變為良好景觀,這種方法也能節約大量資金。比如某個機場高速公路兩側的綠化建設中,離高速路很近處有一個高為2米的小山坡,是以前拆遷廢棄物堆成的,長滿了雜草,土坡后面還有一個廢棄的魚坑,如果車子在高速路上行駛,這兩種景象都能全部看到,設計者把小土坡再堆高,上面種植一些葉子較寬大的樹木,不但使小土坡更為美觀,同時也擋住了后面的魚坑,成為了一處較美的景觀。
3.接近自然,保證安全。
在園林建設中,經人工雕琢的山、水、石要盡量與當地大自然的總體環境相映襯,不要和自然環境差別太大,這樣給人的感覺是虛假的,會讓人失去游玩興趣,在進行地形改動時要符合自然的常理,從而使人徘徊其中時,有心曠神怡、回到大自然的感覺。還有,在進行園林建設時,應注重真山真水的有利條件,運用各種襯托手法,從而使真山真水更具活力,使人欣賞時能有美的享受。最為重要的是在設計山坡時,要考慮山坡的傾斜角度,防止遇到重大雨水時出現滑坡的現象。
三、地形設計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因地分析空間特性,創造恰當的地形
在制作各種園林地形時,要充分考慮到此地園林的種類、性質、景物作用,然后根據具體地形進行改造。確定每種功能所需的空間大小,使得空間設計保證功能的真正實現。通過改造可以形成各種不同功能的地形空間,利用深挖或者堆積的方式制作功能空間,也能把原來較高的地勢改為坡度平緩的地帶,保證地形功能的實現,比如:用于人們休閑、活動的場地應該是相對平緩地帶;對于面積廣大的草坪地帶,注重人們的休息用途,地形設計可以復雜一些。
2.有效運用當地地形。
針對當地的地形進行園林設計,這在園林設計當中是最重要的一環。要充分考察當地的地形情況,能夠保證設計目標的實現,只有全面認識本地地形情況,才能考慮到建設中的改造方法和各種因素的有效利用,所以要準確掌握當地的地形環境。在大多情況下,城市的地形環境都是人工建設的,地形相對來講比較平緩,所以,如果想充分利用地形因素,就要全面掌握當地的地理環境情況。比如:很多的少數民族房屋都是建于山腳下,這種情況是根據當地的地形條件和人們的風俗習慣而建設的,和當地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系;而在地域遼闊的平原地區,適合大城市的開發建設,這種地理環境有利于大面積園林的建設。
3.充分運用土地種類
在園林建設中,要全面掌握土地種類,以求最高限度的應用。比如濕地型土地,要針對濕地的實際情況,整體認識濕地內植物生長情況,濕地內的土壤情況,地下水情況,如何對此處濕地進行改造,應該運用何種方法和措施等,保證建設施工的順利進行,使各種景物的分布更加合理,更為美觀。所以,在園林建設中,應準確掌握土地的種類,達到綜合利用的目的。比如,自然環境調研中,如果在山區建設園林,要重視地形的重要作用,主要考慮山坡的角度、高度、方向等,不同的坡度對于水土情況的控制作用非常明顯,如果坡度較小,那么水流就會比較緩慢,有利于保持水分,土壤也不會出現被沖刷現象。
四、結語
地形設計在園林設計中有著重要地位,當然在設計時還需要同時兼顧空間、環境、土地類型及當地的實際狀況,做到有效結合和利用,只有如此,才可能設計出高效、經濟而美觀實用的園林精品。
參考文獻:
綠色出行倡議書
尊敬的市民朋友們:
當城市里穿行的汽車越來越多,道路顯得越來越狹窄時;當路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長,出行不再便捷時;當我們呼吸的空氣越來越差,藍天白云難以再見時,我們有理由思考,如何改變我們的自身行為,重新考慮出行方式。
環保低碳、綠色出行是貫徹落實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戰略的必要舉措,也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作為工作、學習、生活在珠海的一員,我們是城市的主人,建立和諧文明、生態環保的城市環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2019年12月15日,我市將舉辦一年一度的珠海國際半程馬拉松賽, 為樹立生態文明的珠海城市形象,中國綠化基金會、珠海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辦公室、格力電器2019珠海國際半程馬拉松組委會攜手發起文明綠色出行日活動,倡導廣大市民朋友在馬拉松比賽當日低碳出行、健康出行、文明出行,具體如下:
一、爭做綠色出行的先行者。我們倡議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有車族在格力電器2019珠海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事當天帶頭選擇乘坐公共汽車、騎自行車或步行等方式出行,堅持在文明綠色出行日少開一天車,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讓我們的家園多一些綠色,多一路暢通,多一份健康、多一份幸福。
二、爭做綠色出行的倡導者。通過參與文明綠色出行日活動,提高廣大市民環保意識,積極向群眾和親朋好友宣傳文明綠色出行日活動意義,主動承擔起綠色宣傳的責任和義務。人人爭做綠色出行的宣傳者、推廣者、倡導者。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環保是一種時尚,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您的正確選擇將為幸福珠海帶來不一樣的精彩!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一起綠色出行,為建設幸福珠海給力加油!
中國綠化基金會
珠海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辦公室
格力電器2019珠海國際半程馬拉松組委會
2019年12月5日
綠色出行倡議書
我們渴望干凈的地球,渴望健康的生命,渴望環保的家園。面對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實,您可曾意識到自身的一份責任?環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壤,愛護地球,保護環境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同呼吸,共行動,讓我們自覺從我做起,選擇綠色出行。
爭做綠色出行的宣傳者。低碳生活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倡議廣大市民樹立低碳理念,踐行低碳生活;主動承擔起綠色宣傳的責任和義務。向身邊人宣傳開展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意義,宣傳健康環保的出行方式,帶動更多人參與到行動中來。人人爭做綠色出行的宣傳者、倡導者和推廣者,讓我們的家園多一片藍天,多一絲綠色,多一路暢通。
爭做綠色出行的踐行者。美好家園建設需要我們共同行動,倡議廣大市民從自身做起,盡量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采取步行、騎自行車等出行方式;盡量選擇拼車出行;倡議廣大車主朋友每月少開一天車,節約能源,為我們的城市放一天假,為我們的地球減少一些負擔。
今天,這里將是我們綠色出行的起點,讓我們一起傾聽地球,審視自己,希望每個人都能將心中的綠色匯聚,并將這片綠色傳遞到每一個角落。
“低碳生活·綠色出行”倡議書
廣大市民朋友: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碧水、藍天、清新的空氣、潔凈安全的食物、宜居的生活環境,是我們每個人最基本的需求。近年來,霧霾天氣已成為我國大部地區秋冬季的主要災害性天氣,我市也不例外。解決以霧霾為代表的生態環境問題,我們需要超越一己之利、個人之便,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支配自己的行為;需要喚醒每一個人的責任意識。為此,我們向廣大市民提出如下倡議:
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倡導者。低碳生活無處不在、無所不有,看起來很平常的生活小事,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做好,就會改善環境。我們倡議廣大市民朋友提高低碳意識、樹立低碳理念、踐行低碳生活,倡導健康、環保的出行方式,讓生活多一些綠色、多一點文明、多一份健康。
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踐行者。目前,煤炭燃燒、機動車尾氣、工業排放、建筑和道路揚塵等,都是空氣中pm2.5的來源。每一腳油門、每一根燃燒的秸稈、每一串響亮的鞭炮、每一抹絢爛的煙火背后,都可能增加對霧霾的“補給”。對于大自然的饋贈,我們應常懷敬畏和感恩之心,少開一天車、少用一張紙、少用一個塑料袋,從身邊小事做起,踐行低碳節約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倡導“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出行方式。
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傳播者。移動互聯時代,我們的傳播渠道更為便利,傳播方式更加多元。舉手之勞轉個帖子、追一條評論或者點一個贊,都有可能把環保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我們倡議廣大市民積極向身邊同事、朋友、家人宣傳節能減排、綠色出行的意義,推廣科學、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
做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引領者。在促進環境改善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綠色時尚的引領者。比如,鼓勵親朋好友把在婚禮上燃放禮炮改為共植結婚樹,為城市增綠;再如,好天氣里選擇騎車出行,既健康又自由。當綠色環保的行為方式成為新的時尚,得到更多認可和追逐時,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也將深入人心。
新環保法即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全民環保已經從自覺自愿上升到法律義務,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參與環境保護,踐行低碳生活。
三年級綠色出行倡議書【一】
尊敬的家長朋友、親愛的同學們:
20**年9月**日是第7個中國城市無車日。我們特別發出倡議:9月22日(本周日),也就是中秋節放假回來的第一天,讓我們回歸傳統與自然,給小汽車放個假,選擇步行、自行車或公共交通等綠色方式出行。如果你和孩子是綠色出行,請同學們把我們的綠絲帶佩戴在書包上,屆時學校綠色出行志愿者同學將把大家的環保出行抓拍下來,并進行調查統計!
為貫徹落實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促進城市交通領域節能減排,加快城市交通發展模式轉變,預防和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降低城市空氣污染(尤其是pm2.5)倡導綠色出行,住房城鄉建設部決定繼續在全國開展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無車日起源于1998年法國,迄今為止全球已超過1500個城市加入了這一活動。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綠色交通清新空氣,旨在突出強調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既是政府的職責,也是居民的義務,需要大家共同提高認識、采取行動,進一步改善綠色出行條件,更多地選擇綠色出行的方式。
群山環繞、清泉淙淙、楊柳依依,泉城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發展綠色交通,治理交通擁堵,建設美麗泉城是我們共同的心愿和責任。每人向前一小步,社會文明前進一大步。無車日不僅僅倡導少開一天車,更倡導所有人多一分環保的意識。請您用熱情傳播環保的理念,以具體、日常化的行為,支持城市生態的改善,保護好我們美麗的家園。
為了身邊的青山甘泉,為了美好的明天,我們特別發出倡議:9月22日這一天,讓我們回歸傳統與自然,給小汽車放個假,選擇步行、自行車或公共交通等綠色方式出行,r讓綠色絲帶飄起來,一起來享受清新的空氣,體味平靜生活的快樂!
三年級綠色出行倡議書【二】
全市廣大市民朋友 :
為深入推進我市文明城市創建,為全省第八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我們特別向全市廣大市民朋友倡議:綠色出行,文明出行。
一、做綠色出行、文明出行的宣傳者。低碳生活無處不在,綠色出行就在身邊,文明出行人人能做。希望廣大市民朋友提高低碳意識,樹立低碳理念,踐行低碳出行。向身邊人宣傳綠色出行、文明出行的意義和方式,帶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讓我們的城市多一片藍天,多一絲綠色,多一路暢通,多一些文明。
二、做綠色出行、文明出行的踐行者。在旅發大會期間,請廣大市民朋友盡量選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秉承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出行理念,盡可能采取乘坐公交車、騎自行車或步行等方式出行,減少交通擁堵,讓我們共同體驗清潔、暢通、高效的城市生活。出行中,人讓人,車讓人,車讓車,讓出一份公德和文明。過馬路請走人行橫道,不在機動車道上攔乘車輛;駕車時按規定系好安全帶,不向外拋灑物品,夜間市區行車不使用遠光燈,駕車時不接打手機,在市區駕車不隨意鳴號。
綠色出行倡議書全市廣大職工:
為深入緩解城市擁堵,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與市民生活品質,在9月22日"世界無車日"和我國"城市無車日"來臨之際,在全市深入開展以"綠色生活,從身邊做起"為主題的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為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示范帶動作用,在此,我們向全市廣大職工倡議:
1、提高認識,傳播文明,爭做"綠色生活,從身邊做起"活動的傳播者。
我們倡議廣大職工樹立低碳環保理念,自覺做"綠色生活,從身邊做起"活動志愿傳播者,主動承擔起綠色出行宣傳的責任和義務,上街道、下社區、進廠房,向廣大市民宣傳"綠色生活,從身邊做起"活動的意義,提升人們對自行車、步行和公交健康出行方式的認識和關注,改變出行觀念。
2、倡導新風,從我做起,爭做"綠色生活,從身邊做起"活動的踐行者。
我們倡議廣大職工朋友樹立"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出行理念,積極參與到交通"135"行列中來,即: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或互聯網租賃自行車、5公里內選乘公交車,讓我們的城市少一時擁堵,多一分順暢;少一縷塵埃,多一片藍天。
3、積極勸導,示范引領,爭做"綠色生活,從身邊做起"活動的倡導者。
我們倡議廣大職工積極開展綠色出行勸導活動,帶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共同維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努力營造低碳、清潔、暢通、高效的城市環境,讓我們的城市少一些污染,多一份健康。
職工朋友們,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呼吸著一樣的空氣,為了你我的健康,為了城市的美好,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秉承低碳環保,選擇綠色出行,讓綠色遍布城市角落,讓環保響徹牧野大地,為建設幸福新鄉、文明新鄉、和諧新鄉、美麗新鄉作出自己的貢獻。
綠色出行倡議書市民朋友們:
“綠色出行”活動的主題為“綠色交通·智慧出行”,通過選擇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等經濟集約的綠色交通方式,減少出行所帶來的時間、經濟、健康和環境成本。為進一步樹立綠色化交通發展理念,轉變城市交通發展模式,建設綠色交通體系,增強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我們倡議:
一、自覺遵守活動規則。
在9月22日“世界無車日”當天,市、區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公務車及私家車除執行特殊公務或緊急用車外,原則上停開一天,希望全體市民大力支持、積極參與、自覺遵守。
二、倡導綠色出行方式。
生態麗水是我家,凈化空氣靠大家。大家出行,應盡可能選用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等出行方式,使綠色出行能夠在我市普及化、常態化、持續化。
三、堅持文明良好行為。
遵守城市交通秩序,文明駕駛、文明乘車、文明行走、綠色出行,共同營造暢通、安全、環保、有序的交通環境。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綠色出行,少開一天車,減少空氣污染。我們相信,有了你我的共同努力,麗水的空氣將會更清新,麗水的天空將會更蔚藍,麗水的未來將會更美好。
綠色出行倡議書尊敬的村民、群眾們:
為守護我們家園的藍天白云,保障大家的身體健康,我村特向轄區村民、群眾發出如下倡議:
一、做“綠色出行”的宣傳者
低碳生活人人能做,綠色出行就在身邊。提倡廣大村民群眾們提高環保意識,樹立健康理念,踐行綠色出行,向身邊人宣傳“綠色出行”的意義和方式,以個人的自覺行為,帶動家人、朋友和更多的人參與綠色出行,將綠色出行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讓我們做一顆綠色出行的種子,使我們的家鄉和生活多一絲綠色,多一片清新,多一路暢通,多一些健康!
二、做“綠色出行”的先行者
保衛藍天由我先行,低碳生活點滴做起。倡議全村村民、轄區學校等駐街單位從業人員全民參與,在“綠色出行”中停用機動車,主動選擇公共汽車、騎自行車或步行上下班,堅持每周少開一天車,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活動中來,為建設我們的美麗家園多做一份貢獻。
三、做“綠色出行”的實踐者